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

ID:11551955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_第1页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_第2页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_第3页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_第4页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管理程序文件编号:编制:安全保卫处审核:批准:1.目的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社会群众发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生产行为,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工作。3.引用文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发﹝2012﹞33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4.职责4.1由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工作。4.2由公司安全保卫处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5.工

2、作程序5.1投诉和举报的范围5.1.1交通违法行为a)客运车超载、超速或驾驶人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b)国道400公里、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车未配备2名驾驶员;c)饮酒、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的;d)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e)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f)不按规定依次交替通行的;g)行径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让行人的;h)驾驶装有安全带的机动车,未使用安全带的。第5页共5页a)违反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线、警告标线指示的;b)行径铁道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c)不按规定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

3、物品的;d)下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e)行径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未停车查明水情,安全低速通过的;f)载运超限物品经铁道口,不按当地铁路部门制定的铁路道口、时间通过的;g)行径渡口,不服从渡口管理人员指挥,不按指定地点依次待渡的;h)私自将车辆交给无准驾资质的人员驾驶。i)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合的车辆。j)驾驶员私自变更营运线路,营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k)私自承接包车业务。l)违反客运车辆强制保养制度。5.1.2违章指挥a)管理者强令操作者违犯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工艺规程。b)管理者违反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以及无章可循情况下作业的指挥。c)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

4、、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d)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e)使用无资质认证的人员。f)指挥从业人员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进行作业。g)发现违章不制止等。5.1.3其他违章作业a)进入生产和施工检维修现场不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b)不严格执行施工和检维修管理制度。c)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受领导指派或私自从事特种作业。d)未经许可私自动用、取消安全消防防护设施或器材;擅自改动安全消防防护设施参数;私自占用防火间距或堵塞消防通道、压埋地下消防设施;擅自使用铁钉、铁丝、绳、锁等封闭防火门或者紧急疏散通道门。第

5、5页共5页a)携烟、火进入禁火区及在禁火区内吸烟。b)忽视办公、生产区域治安管理,有外来闲散人员进入,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c)电气作业不按规定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穿绝缘鞋、使用绝缘隔板、不站在绝缘垫上。电气作业前不对工机具进行检测,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非电气人员私自接线。d)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够5米;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动火点距离不够10米。e)氧气瓶、乙炔气瓶混载、混放;乙炔气瓶卧放。f)下班时不关微机、不拔电源;办公室电脑主机箱上方堆放纸张等易燃物品。g)采暖期间暖器周围存放或者暖器上放置易燃易爆物品。h)办公楼、会议室、食堂、倒班宿舍等公众聚集场所

6、的安全出入口和通道不畅通,无明显的疏散标志和事故照明。5.2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途径5.2.1书信、电话、口头和委托他人转告等。5.3相关要求5.3.1投诉人或举报人应对违章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进行确切的描述,提供线索或者必要的证据。5.3.2提倡实名公开举报,以便于及时核实、查处和实施奖励。对报告人和举报人不愿意提供姓名、身份、单位以及不愿公开自己举报行为的,应尊重举报人的权力并给予保密。5.3.3公司及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接到安全生产投诉和举报后,应做好登记和记录,并立即上报领导,并在1天内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因时间、空间原因暂时无法核实的,应在具备核实条件时立即实施

7、调查核实工作。经调查核实,投诉、举报情况基本属实的,由公司安全保卫处提出处理意见并备案,同时应在1天内给予报告人或实名举报人答复。5.3.4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应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受理投诉、举报的部门必须妥善保管和使用举报材料,不得对外泄漏举报人的任何信息。5.3.5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不得将举报情况透漏给被举报人或有可能对举报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其他单位和人员。第5页共5页5.3.6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5.3.7投诉或举报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