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

ID:11553482

大小:8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_第1页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_第2页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_第3页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_第4页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声。说话“四家”:小说:短篇故事;说经:宗教故事;讲史;历史故事,后发展为长篇章回小说:合声:相声。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又称元人乐府,广义包括南曲和北曲。狭义专指北曲,北曲又包杂剧和散曲,后人专称杂剧为元曲。南曲又称戏文或南戏,北宋末南宋初在温州兴起,散曲大致属于诗歌一类,抒情咏物主要用散曲,主流是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指元杂剧。散曲:兴盛于金灭亡后,是继词体之后和乐可唱的新诗体,是元代文人抒怀咏物的体裁。体制有小令和套数。宫调:我国古代

2、音乐调名的总称类似于现代音乐简谱的调号标记,作用在确定音调高低。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统称“宫调”、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八十四宫调,但实际并不全用。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杂剧:戏曲名词。我国戏剧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不同。此处指元杂剧。元杂剧是

3、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主要特点:a由“四折一楔子”构成b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c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d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宋元话本: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始于唐,盛于宋元,是“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用的底本,主要有“小说”、“讲史’’两种。前者篇幅较短,多反映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后者篇幅较长,多讲说历代兴废之事。话本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

4、用。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昆腔:戏曲声腔。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的地方声腔,元末理论家顾坚为昆腔做贡献。嘉靖初年,经魏良辅改造,体现在唱曲方面,吸取北曲,伴奏方面,用管乐等多种乐器伴奏。声调纡徐宛转,舞蹈性强,风格

5、优美,我国戏曲史上一种最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在城市舞台上长期居于霸主地位。铁崖体: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主张创作艺术个性化,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已雄奇飞劲,充满力度感的特征,与元中期诗风背道而驰,称为“铁崖体”。以乐府诗最能体现特色,但一味求奇,不免有诡异晦涩的特点。作品实际成就不高,多取材于神话,语言过于藻饰。台阁体:永乐年间,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台阁重臣为代表。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茶陵派:成化弘治年间,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得名,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提出诗学汉唐,“标榜复古,学习杜甫”。以

6、拟古反对三杨的台阁体。形式典雅,内容空虚,对前后七子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前七子明弘治时期,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徐祯卿,边贡,康海,王思九,王廷相。主张文学复古,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文风、扫荡八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他们的文章一味摹拟古人,束缚了作者的创造性,终于形成另一种形式主义。后七子明嘉靖时期,李攀龙、王世贞为首,谢榛,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很大程度承接前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文学发展史上推崇先秦两汉散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诗,创作观上对古人进行模拟,局限于形式上。唐宋派:明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推

7、崇唐宋散文,强调文以明道,大力批判复古派。局限,站在道的立场上看问题,从理论上看批判前后七子,但实际效果上未动摇前后七子地位,文从字顺,师法自然,以归有光散文成就最高,“永明散文创作第一大家”。临川派:10又名玉茗堂派。是明代已汤显祖为代表的一个戏曲流派,主要作家有吴炳、孟称舜等,他们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创作时着重于刻画人物形象,讲究词藻,由于汤显祖是临川人,其书斋名曰“玉茗堂”,故称这派作家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