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

ID:11564679

大小: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_第1页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_第2页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_第3页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_第4页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蒙泰集团范家村煤矿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探放水设计编制日期2015年8月12日10第一章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东胜煤田属鄂尔多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表植被稀少,覆盖率极低,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受后期流水冲蚀作用形成树枝状冲沟,沟谷纵横,构成较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处半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由于大气降水的贫乏,使地下水的补给受到限制。矿区东部的西碾盘梁沟,西碾盘梁沟旱季干涸,雨季可形成短暂的地表洪流,为季节性水流。南部有点拉圪沟,宋家渠从矿区的中部穿过,雨季可形成地表洪流

2、。东胜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西碾盘梁沟排出区外。2、矿井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含水岩组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结合本井田实际情况分析,对矿井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一)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1.第四系冲洪积潜水含水层(Q4al+pl)主要分布于井田内各沟谷底部,特别是水塔沟和纳林沟底部,分布范围狭窄,面积较小,一般随着沟伸展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几米,薄者1~2m左右。含水层的岩性以各种粒级砂、砂砾石为主,其水位、水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影

3、响较大。区内无抽水试验资料,据铜匠川区详查报告中对乌兰木伦河流域的测10定,单位涌水量q=0.09~1.45L/s.m,水质为HCO3-Ca++、Mg++和SO4-~HCO3-~K++Na+、Mg++、Ca++型水,矿化度为0.259~2.906g/l。2.第四系残坡积潜水含水层(Q3-4)分布于井田内东西两侧、山丘顶部及斜坡一带,分布零星且位置相对较高,属透水不含水层。(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总结以往成果资料,该含水岩组可划分为五个含水带和三个隔水层。区未见第Ⅰ、Ⅱ、Ⅲ含水带和第一、第二隔水

4、层,仅有两个含水带和一个隔水层。现分述如下:1.Ⅳ含水带(J1-2y3上部~6煤组下部):岩性为灰白中、粗砂岩及煤层。据邻近井田资料,单位涌水量q=0.000647~0.0088L/s·m,渗透系数K=0.00267~0.00924m/d,富水性弱,属弱孔隙裂隙直接充水含水带。水质为HCO-~K++Na+·Ca++·Mg++型和HCO-~K++Na+型水,矿化度0.101~0.125g/L,PH值7.3~8.5,总硬度1.83~11.1德国度。2.第三隔水层(位于6煤组的下部):岩性以浅灰~深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厚

5、度0.63~7.08m,平均3.68m。属隔水性较差的层位。3.V含水带(J1-2y1下部~T3y上部):含水层岩性以灰白色、灰绿色粗~细砂岩为主。据邻近井田资料,单位涌水量q=0.00467L/s·m,渗透系数k=0.00586m/d,富水性弱,属弱孔隙裂隙承压水。(三)煤层及顶底板的富水性本井田位于东胜煤田的浅部,开采煤层有露头出露,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条件差,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特别是开采下部煤层时10,煤岩地层含水将有所增加,开采中注意观察井巷中涌水量的变化,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四)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本井

6、田构造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3-5°左右,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单斜为主,如果地层中含水,则其地下水的迳流方向将由北东向南西。3、矿井水文地质概况本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以孔隙为主,裂隙次之,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q<0.1L/s·m),另外补给源以贫乏的大气降水为主,侧向径流补给受含水层导水性限制,补给量不足。主要可采煤层虽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地下水径流缓慢,补给导水条件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诸水害类型:但对矿井安全生产也有一定威胁。4、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道位置及相邻情况二水平

7、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位于北翼采区中部,向东125米为已施工结束的北翼采区主运大巷,现周边均为未开拓的工作面,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道终点位置为范家村煤矿边界。二水平北翼采区煤柱回收主运巷施工方位0°,总计掘进工程量1594..5米。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裂隙含水威胁。掘进工作面位于侏罗纪下统延安组,向单斜构造,地层总体东北走向,倾角1.5-3°。未见大型断裂构造、陷落柱及岩浆岩,受风化严重,构造属中等复杂类。在掘进施工的当中可能揭露一些小的构造,将对掘进施工有一定的影响。105、煤层及构造情况工作面位于侏罗纪下统

8、延安组,向单斜构造,地层总体东北走向,倾角3-5°左右。未见大型断裂构造、陷落柱及岩浆岩,受风化严重,构造属中等复杂类。在已掘的工作面可能揭露落差3米以下的断层,对工作面施工有一定的影响。4-1煤层,位于4煤组上部,距3-1下煤层5.79~36.69m,平均16.74m,煤层自然厚度为1.85~7m,平均5.38m,埋藏深度为71.41~211.81m,平均141.5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