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

ID:11584061

大小:556.50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8-07-12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_第1页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_第2页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_第3页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_第4页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钻孔岩、煤芯分层鉴定和描述的规定(试行)东煤公司煤田地质局84前言4一、岩煤芯的分层规则5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6(一)关于使用碎屑颗粒的对数粒级的规定6(二)松散堆积物的命名:8(三)松散堆积物的描述内容:8三、沉积岩的鉴定和描述9(一)沉积岩的命名9(二)沉积岩的描述内容11四、煤层的鉴定和描述15(一)煤的分类和煤层命名:15(二)肉眼煤岩类型的划分15(三)煤的物理性质描述15(四)煤层结构的描述16五、岩浆岩的鉴定与描述16(一)岩浆岩的分类及命名16(二)变质岩的分类及命名18(三)变质岩的描述内容18六、地质构造现象的描述19(一)产状及裂隙的

2、测量和统计19(二)断裂构造的描述19(三)褶皱构造的描述21(四)煤系、煤层被冲刷现象描述21(五)接触关系的描述22七、风氧化带的描述23(一)分化壳的分带23(二)各风化带的特征及描述23(三)岩石强度的描述24编后语24钻孔岩、煤芯摄影工作的规定25(试行)25一、岩煤芯摄影的地质要求25二、岩芯摄影的技术要求26三、岩芯摄影的管理和保存27第一章概论29第一节沉积岩的概念29第二节沉积岩的命名原则31第二章火山物源沉积岩33概述33第一节火山碎屑物质的类型与特征33第二节火山物源沉积岩的分类命名35第三节主要岩石类型40第四节沉积火山碎屑岩类42第三章陆源沉

3、积岩4384概述43第一节陆源沉积岩的成分特征43第二节陆源沉积岩的分类和命名45第三节砾岩和角砾岩46第四节砂岩48第五节粉砂岩53第六节泥质岩(粘土岩)54第四章内源沉积岩58概述58第一节铝质岩59第二节铁质岩61第三节锰质岩63第四节硅质岩65第五节磷质岩67第六节碳酸盐岩70第七节铜质岩80第八节海绿石质岩81第九节蒸发岩82第五章生物源沉积岩8484前言钻机地质员一定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做好煤芯的分层、鉴定和描述工作,必须按着统一的地质编录规格,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制度,做到原始资料完整、准确、及时。这项工作是编写地质报告、研究煤田地质规律、评价煤炭资

4、源的基础和依据,是直接关系到煤炭储量是否可靠和地质报告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对岩煤芯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研究,详细认真地做好描述记录。不应在描述一栏内,只写个煤字或砂岩等这类简单的定名就算到了描述记录,应该做岩石学和煤岩学的详细肉眼描述,同时还要对构造、岩相、化石、水文工程地质等各种地质现象做详细描述。使我们能从岩煤芯鉴定中得到可靠地数据和完善准确的地质资料。为此,钻机地质员一定要按本规定的要求,做好钻孔岩芯的分层记录和鉴定描述工作。今后地质报告的验收和好评,都要首先对岩芯分层描述的原始记录做严格检查,一定要把好原始资料的质量关,为优质报告提高质量的原始资料。

5、84一、岩煤芯的分层规则(一)岩芯的分层依据是岩性变化和厚度两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凡同一岩性厚度大于0.5米以上时,都应独立分层描述。(二)凡属标志层,无论厚度大小均做为独立分层描述。(三)第四系碎屑堆积物,凡相同物质厚度在1米以上者,均应独立分层描述。对富含水的砾石和砂层,厚度在0.5米以上者应独立分层。(四)岩层中的夹层,系指厚度小于0.5米的薄层,夹层虽不做独立分层,但必须进行夹层岩性特征的描述;若是薄煤夹层,不论其多薄,必须按可采煤层的要求,做详细描述,并注明其深度、厚度。(五)互层,系指不同岩性的薄层有规律的交错出现。若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6、厚达0.5米以上者,可做为独立的互层分层进行描述。但对于每个单层已大于0.5米者,不能做互层描述,而应做独立分层描述。(六)复结构煤层的煤芯分层描述,与储量计算中的分层及合层方法,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在复结构煤层中,凡夹矸大于0.05米时都要做独立分层描述;夹矸小于0.05米是,虽不做独立分层,但要对夹矸岩性特征做详细描述,为储量计算中煤层厚度计算提供准确完正的数据依据。在特厚煤层中,夹矸厚度大于0.1米时做独立分层,而小于0.1米时不做独立分层。岩煤芯分层描述后,要准确测量其厚度、深度、产状。并按下表填写分层卡片,放于岩煤层分界处。××号钻孔岩石分层卡片分层号定

7、名厚度岩心长产状孔深自××米至××米鉴定人日期84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一)关于使用碎屑颗粒的对数粒级的规定第四系堆积物(除土壤之外)和陆源沉积物的粒度是判断搬运、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主要标志,因此他们命名和分类首先考虑粒级。关于粒级的划分曾有十进位分类、自然粒级分类、对数粒级分类等方案,以前煤炭部门采用的是前二者的综合。目前国外多采用对数粒级的分类,此分类,对于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作图及数理统计非常方便,考虑到今后国内外资料交流的需要,八零年我国沉积岩分类会议建议今后使用对数粒级分类。为此我们规定今后统一对数粒级进行分类。Φ值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