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

ID:11584351

大小:151.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2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_第1页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_第2页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_第3页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_第4页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入分洪道涵闸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2一、工程概况2二、水文气象2三、工程地质3四、水文地质4五、施工交通条件4六、工作内容5七、编制依据及原则5七、工程特点6第二节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要求6一、施工测量、放样6二、清基8三、土方开挖9第三节施工措施计划13一、施工进度计划13二、机械、劳动力配备计划13三、开挖边坡保护措施14四、土料利用和弃渣措施15五、雨季施工措施15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6七、质量保证措施17八、安全保证措施18九、工期保证措施20十、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21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标段自输水渠设计桩号0+000~13+225,长度13.225km。除输水

2、渠工程及衬砌施工外,还有各类交叉建筑物47座:包括跨渠公路桥6座,跨渠生产桥9座,跨渠人行桥4座;节制闸2座;穿小清河倒虹吸(分水闸)1座;穿渠倒虹21座(其中排水倒虹12座,田间灌排影响倒虹9座);田间灌排影响渡槽4座。二、水文气象工程区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多受西风带西风气流影响,气候变化常自西向东进行,年内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春干旱,晚秋又旱,降水不匀,旱涝灾害常有发生。年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左右。气温年温较适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振幅较大,年均气温13.1℃.多年平均无霜期198天,年均气压1015.7百帕,年均风速2.2m/s。年均地面温度

3、为15.1℃,比较平均气温高2℃。土壤平均冻土期121天,最大冻土深度50cm。工程区年均降水量为600mm,年内相差悬殊,稳定性差,以夏季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4%左右。年平均降雪11~12天,年均相对湿度为64%,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200mm左右。三、工程地质场区位于小清河流域,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鲁中低山丘陵,北部地面高程为30.1~1.50m(国家八五高程标准,下同)。小清河呈北东走向,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与微倾斜低平原的分解处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北部为微倾斜低平原。工程场区所属地貌类型为微倾斜低平原中的黄河

4、冲积平原,微地貌类型为大范围的缓平坡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西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一般为10.70~18.40m,平均坡降约1/6500.输水线路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区,沉积有厚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勘探深度内揭示的第四系地层按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物:为黄河新近沉积物,以高青县樊家林为界,西部靠近黄河的区域岩性以粘土、砂壤土为主,东部远离黄河的区域岩性以壤土、沙壤土为主。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物:以粘土、壤土为主,存在黑色粘土标志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物:以壤土为主,夹少量砂壤土,壤土的颜色为蓝绿色~黄褐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堆积物:主要为含姜

5、石壤土、粘土。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陈庄输水线路设计单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报批稿),小清河为工程区内主要河流,其诸支流均发源于南部低山丘陵区,呈单羽毛状分布,途短流急,注入小清河。北部与黄河毗邻,接受黄河河水补给,小清河干流地势低平,成为整个流域的泄水区。特点表现为地下水位埋藏浅,水力坡度小,地下径流速度缓慢。小清河为工程区内主要河流,其诸支流均发源于南部低山丘陵区,呈单羽毛状分布,途短流急,注入小清河。北部与黄河毗邻,接受黄河河水补给,小清河干流地势低平,成为整个流域的泄水区。特点表现为地下水位埋藏浅,水力坡度小,地下径流

6、速度缓慢。地下水的低水位一般出现于每年的五~六月份,高水位出现于七~八月份,水位年变幅2.0~5.0m。四、水文地质浅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福存于砂壤土、粉土、壤土及发育裂隙的粘土、中细砂中,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据现场抽水实验成果,含水层渗透系数一般为0.04~10.07m/d,具弱~强透水性。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和黄河侧渗为主要补给源,同时与小清河水互补,通过农田灌溉及向下游径流作为排泄途径。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形变化以及小清河的流向相一致。据水质分析成果,前期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I—SO4—Ca—Na、HCO3—CI—Ca—Na型水;P

7、H值7.15~8.07,为中性~弱碱性水;全硬度295.8~880.9mg/L,为极硬水。偏离小清河段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HCO3—Na—Ca、HCO3—CL—SO4—Mg—Ca—Na、CL—SO4—Mg—Na—Mg型。PH值6.44~7.97,为中性~弱碱性水;全硬度168.2~996.0mg/L,为淡水~微咸水。输水线路沿线水样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HCO3—Na—Ca、HCO3—CL—SO4—Mg—Ca—Na、CL—SO4—Mg—Na—Mg型。PH值6.44~7.97,为中性~弱碱性水;全硬度168.2~996.0mg/L,为硬水~极硬水;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