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

ID:11584487

大小:1.1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2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_第1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_第2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_第3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_第4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属学与热处理习题及参考解一、论述四种强化的强化机理、强化规律及强化方法。1、形变强化形变强化: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叫形变强化或加工硬化。机理:随塑性变形的进行,位错密度不断增加,因此位错在运动时的相互交割加剧,结果即产生固定的割阶、位错缠结等障碍,使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引起变形抗力增加,给继续塑性变形造成困难,从而提高金属的强度。规律:变形程度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位错密度不断增加,根据公式Δσ=αbGρ1/2,可知强度与位错密度(ρ)的二分之一

2、次方成正比,位错的柏氏矢量(b)越大强化效果越显著。方法:冷变形(挤压、滚压、喷丸等)。形变强化的实际意义(利与弊):形变强化是强化金属的有效方法,对一些不能用热处理强化的材料可以用形变强化的方法提高材料的强度,可使强度成倍的增加;是某些工件或半成品加工成形的重要因素,使金属均匀变形,使工件或半成品的成形成为可能,如冷拔钢丝、零件的冲压成形等;形变强化还可提高零件或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零件的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或过载现象时,使该处产生塑性变形,因加工硬化使过载部位的变形停止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另一方面形变

3、强化也给材料生产和使用带来麻烦,变形使强度升高、塑性降低,给继续变形带来困难,中间需要进行再结晶退火,增加生产成本。2、固溶强化随溶质原子含量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强化机理:一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对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有阻碍作用;二是位错线上偏聚的溶质原子形成的柯氏气团对位错起钉扎作用,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三是溶质原子在层错区的偏聚阻碍扩展位错的运动。所有阻止位错运动,增加位错移动阻力的因素都可使强度提高。固溶强化规律:①在固溶体溶解度范围内,合金

4、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强化作用越大;②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差越大,强化效果越显著;③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的强化作用大于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元素;④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价电子数差越大,则强化作用越大。方法:合金化,即加入合金元素。133、第二相强化钢中第二相的形态主要有三种,即网状、片状和粒状。①网状特别是沿晶界析出的连续网状Fe3C,降低的钢机械性能,塑性、韧性急剧下降,强度也随之下降;②第二相为片状分布时,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符合σs=σ0+KS0-1/2的规律,S0片层间距。③第

5、二相为粒状分布时,颗粒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越高,符合的规律,λ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第二相的数量越多,对塑性的危害越大;④片状与粒状相比,片状强度高,塑性、韧性差;⑤沿晶界析出时,不论什么形态都降低晶界强度,使钢的机械性能下降。第二相无论是片状还是粒状都阻止位错的移动。方法:合金化,即加入合金元素,通过热处理或变形改变第二相的形态及分布。4、细晶强化细晶强化:随晶粒尺寸的减小,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也得到改善的现象称为细晶强化。细化晶粒不但可以提高强度又可改善钢的塑性和韧性,是一种较好的强化材

6、料的方法。机理:晶粒越细小,位错塞集群中位错个数(n)越小,根据,应力集中越小,所以材料的强度越高。细晶强化的强化规律:晶界越多,晶粒越细,根据霍尔-配奇关系式σs=σ0+Kd-1/2晶粒的平均直(d)越小,材料的屈服强度(σs)越高。细化晶粒的方法: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及搅拌的方法增加形核率细化晶粒。对于冷变形的金属可以通过控制变形度、退火温度来细化晶粒。可以通过正火、退火的热处理方法细化晶粒;在钢中加入强碳化物物形成元素。二、改善塑性和韧性的机理晶粒越细小,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应变

7、度差越小,变形越均匀,因应力集中引起的开裂的机会也越小。晶粒越细小,应力集中越小,不易产生裂纹;晶界越多,易使裂纹扩展方向发生变化,裂纹不易传播,所以韧性就好。提高或改善金属材料韧性的途径:①尽量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②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③提高组织的均匀性;④加入Ni及细化晶粒的元素;⑤13防止杂质在晶界偏聚及第二相沿晶界析出。三、Fe—Fe3C相图,结晶过程分析及计算1.分析含碳0.53~0.77%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画出结晶示意图。①点之上为液相L;①点开始L→γ;②点结晶完毕;②~③点之间为单相γ

8、;③点开始γ→α转变;④点开始γ→P共析转变;室温下显微组织为α+P。结晶示意图:2.计算室温下亚共析钢(含碳量为)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组织组成物为α、P,相对量为:或3.分析含碳0.77~2.11%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①点之上为液相L;①点开始L→γ;①~②之间为L+γ;②点结晶完毕;②~③点之间为单相γ;③点开始γ→Fe3C转变;④点开始γ→P共析转变;室温下显微组织为P+Fe3C。13结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