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

ID:11601344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_第1页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_第2页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_第3页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_第4页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2010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党校2009级经济学专业《资本论》论文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学员王玉刚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8地租与土地价格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学员王玉刚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按照西方经济学关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假设,要比较全面理解和把握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其现实意义的认识,更好地指导经济工作的实践,需要从马克思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形成脉络展开,并抓住关键的理论连结点。一、马克思资本主义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基本内容及其实现条件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

2、式。那么,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是如何实现的呢?或者说以什么形式、通过什么载体来实现呢?按照马克思地租理论,地租实现必须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权只拥有纯粹的经济权利,消除了非经济特权,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绝对占有以及土地所有权的独立地位;二是农民已被脱离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的约束,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为了生存必须出卖劳动力而创造由土地所有者、产业资本家共同攫取的剩余价值;三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完全分离,产业资本家通过地租的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

3、并获取平均利润。由此,通过土地所有者、产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8这三个载体,以土地为纽带,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地租实现了。究其实质,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同时,地租理论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尤其是生产价格理论在土地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农村土地关系的基本揭示以及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的完整研究的基础。马克思所说的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为购买获得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

4、以获取的预期土地收益高低。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的购买价格,是按年收益若干倍来计算的,这不过是地租资本化的另一种表现。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来计算的。”由此,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对于土地所有者来说,所有权的占有使其获得了稳定的地租收入,如果出售土地,就意味着转让了获得地租的权利,因而必然要索取相应的报酬,即土地的价格;而对于购买土地的货币所有者来说,必然要比较购买土地获得的地租收入与货币资本存在银行的利息收入,而后决

5、定是否购买。显然,把土地价格作为出售土地的资本化的收入,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土地价格的变动与利息率、供求关系、地理位置和土地肥沃程度(级差地租)等因素所决定。二、马克思资本主义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基本脉络及其关键点(一)基本脉络。总体环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8前提条件:1、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土地所有者)+2、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农民被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并成为无产者)+3、产业资本(获取土地经营权)→地租产生:纯粹的经济契约(租金随之产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资本

6、家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土地价格:地租数量、利息率、土地肥沃程度、供求关系、土地供给政策等因素。(二)几个关键点。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和统领作用。被马克思称为《资本论》全书导言的劳动价值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具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要把握好劳动二重性学说作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基点。从以上地租、土地价格产生的基本脉络上看,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获得土地经营权付出地租,雇佣农业工人付出工资,但若从劳动二重性的角度来理解,就会发现:作为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劳动者的抽象劳

7、动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揭示了其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剥削的实质。同样以劳动力成为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得以产生作为前提条件,遵循资本运动总公式。2、如何理解“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本身没有价值”的论述。这同样要和劳动价值论结合理解。土地是自然界固有的,因为劳动者的改良、耕作而成为土地资本,要说有“价值”的话,也是搭了人类劳动的“顺风车”。土地价格实质是资本化的地租(租金)由此产生。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可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些概念强调了价格是人

8、类劳动的一种度量标准。而土地本质上不是劳动创造的,是自然之物8,所以,一般商品的价格中必然含有生产成本因素,而土地价格则不一定含有生产成本因素。从更深的角度考察,一般物品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着“劳动价值”而上下波动;土地价格本质上不是“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地租的资本化。3、土地供给曲线。因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能无限供给,因此土地供给曲线有一个最终界限,加上区位、基础设施水平、肥沃程度、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