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ID:11608009

大小:28.5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_第1页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_第2页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_第3页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_第4页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掺杂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1-1OLED的简介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指的是有机材料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作用而发光的现象,它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的一个过程。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是一种夹心式电子器件,即有机半导体薄膜夹在两个导电电极间,当施加电压时就会发光。1-1-1OLED的研究进展OLED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36年,Destriau将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随后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Pope小组[1]第一个报

2、道了在蒽(anthracene)单晶(厚度约为10~20μm)上加上400V直流高压,观察到有机材料的蓝色电致发光现象,从而拉开了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序幕;在接下来的20年间,Helfrich[2]、Lohmann[3]和Williams[4]等人相继报道了蒽,萘,丁省等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电致发光的现象;但是由于单晶的成长和大面积化的困难,且由于使用有机材料都是微米量级厚度的薄膜,所以驱动电压比较高[3-4],为了降低驱动电压,Vincett[5]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出了小于1μm的蒽薄膜,它将有机材料电致发光所需要的驱动电压降低至30V,

3、但是由于电子注入效率低和蒽的成膜性较差,外量子效率只有0.03%左右,至此有机晶体电致发光研究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EastmanKodak)公司的邓青云博士[6]通过采用真空蒸镀技术制备器件,首次制备了具有异质结双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1.1所示,这个突破掀起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热潮,并使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从学术性研究开始走向实用性研究。1989年,邓青云又报道了具有掺杂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7],不但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还可以使器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s小组用旋

4、涂法将PPV的预聚体制成薄膜,成功制备了单层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开创了聚合物电致发光研究的热潮[8]。芳香二胺(Diamine阴极AlQ3ITO阳极衬底玻璃图1.1异质结双层结构OLEDFig1.1TheheterojunctionstructureofOLEDi近年来,全球各大电子公司活跃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制造,欧盟“OLED100.eu”2004年启动至08年成功的进行了OLED在照明方面的研究,白光照明在初始亮度1000cd/m2时,发光效率达到50.7lm/W,同时寿命超过一万小时,此后,2008年初由OSRAMOpt

5、o半导体公司牵头,3年,投入预算资金达7百万欧元(折合1,090万美元)后期计划,欧盟委员会承诺到2020年减少20%的CO2排放,OLED100.eu是提高照明节能的重要开始。2007年索尼推出11英寸OLED电视,09年年初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索尼、三星、LG等纷纷展示多款15英寸-32英寸OLED电视。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是:清华大学于1996年开始研究OLED技术,2001年成立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大陆第一个OLED中试线,目前已完成了中试技术的研究,单色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销售,开发成功128×160、96×64等彩

6、色PMOLED显示屏、128×160彩色AMOLED显示屏(TFT基板外协)样品及128×64柔软显示屏,申报专利150多项,专利涵盖了有机光电材料、器件结构、器件工艺、驱动技术、工装设备等广泛领域,其中新型三齿配体红光材料、新型白光器件、新型阴极结构等专利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新一代的照明和显示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开发性能更优且价格更低廉的新型材料;(2)寻找低成本的简易方式实现“Roll-to-Roll”加工技术,并且不断探索和优化器件的结构;(3)提高有机瓦片的寿命。1-1-2OLED的优点及应

7、用(1)OLED的优点如表1.1所示。表1.1OLED的优点Table1.1ThemeritsofOLED显示方面(1)全固化显示且薄,轻,主动型发光,可实现柔性和透明显示,可视角度宽;(2)污染小,国际上普遍认为有机发光器件工业是绿色工业(液晶背景光源—冷阴极管中有汞);(3)驱动电压很低(<10V),功耗低;可以实现彩色发光,工作温度范围大,响应速度是LCD照明方面(1)功率效率高(60或100lm/W)、亮度高,荧光灯管(50-80lm/W)和白炽灯泡(18lm/W);(2)有机半导体的性质取决于分子结构,国内的OLED生产受

8、到国际专利的约束较小,建厂成本低,面光源发射,柔性,超薄,可以和室内装饰很好的结合起来;的1000倍,并且显示快速的动态图像时效果好。(3)白光原理:三基色自发射,较多的表现为暖白光。ii(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