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野外辨认方法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

ID:11614520

大小:1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_第1页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_第2页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_第3页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_第4页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石野外辨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沉积岩沉积岩最大的特征是成层性,垂直层的方向,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和颜色都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层理与节理、劈理相区别。沉积岩层厚划分块状层>100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1cm页片层1—0.1cm显微层<0.1cm(一)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主要由陆地岩石风化、剥蚀产生的各种碎屑物组成。可以在陆地沉积,也可以在海里沉积。按它们颗粒粗细不同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7-1.砾岩砾岩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砾岩分为漂砾[>256毫米(28)]砾岩、大砾[64(

2、26)~256(28)毫米]砾岩、卵石[4(22)~64(26)毫米]砾岩和细砾[2(21)~4(22)毫米]。砾岩可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底砾岩位于构造层位的底部,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如姑山地区象山群底砾岩,为燕山期构造层和印支期构造层的不整合接触带。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地层内部,不代表任何侵蚀间断。如白垩系上统南宣组、赤山组中的砾岩。砾岩与角砾岩的区别: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从成因上来看,砾石、卵石是经过水

3、流搬运的,所以砾岩为沉积成因;而角砾是未经搬运的,所以角砾岩为构造成因,常位于断层带。砾卵石与碎石的区别:砾卵石是水流搬运的产物,有一定的磨园度,是冲积物,产于河床上;碎石是风化崩塌坠落产物,棱角分明,是坡积物,产于山坡和岗地上。2.砂岩碎屑颗粒直径为2—0.004mm的碎屑岩为砂岩。按成分,砂岩还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含量超过90%)、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含量超过25%)、岩屑砂岩(岩屑含量超过25%)等。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为单晶石英,有少数燧石和硅质岩屑等,胶结物常为硅质,粒状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

4、-7-颜色常为灰白色。需经长途搬运,才会风选如此好,为滨海或浅海沉积相。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地貌上常呈山脊或山顶,风化层薄,多基岩裸露。长石石英砂岩:主要由碎屑石英和长石组成,长石含量超过25%。长石砂岩中的长石多为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颜色常为红色或黄色。粒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长石石英砂岩风选性较差,是短途搬运,快速沉积的结果,一般为河湖相沉积。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风化残坡积物较厚,如无断面,很难看到基岩露头。岩屑砂岩:以石英和岩屑为主的砂岩,岩屑含量超过25%。岩屑成分多种多样,随母岩而异。长石以斜长

5、石为常见,也有钾长石,还可出现不稳定的基性斜长石。粒状结构,厚层状构造。岩屑砂岩颜色较深,为灰、灰绿、灰黑色,浅色者少见。岩屑砂岩风选性更差,多形成于强烈构造隆起区附近的构陷带或拗陷盆地中,由母岩迅速剥蚀、快速堆积而成。3.泥质岩泥质岩是粒度<0.004m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按构造可分为无纹理无页理的泥岩,有纹理有页理的页岩和强固结的泥板岩。泥岩:常见有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钙质泥岩,硅质泥岩等。薄—中厚层构造,微粒结构,断面呈贝壳状,手摸有滑感。页岩:常见有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等。页

6、理状构造,微粒结构。粉砂质页岩拈碎有砂感,炭质页岩黑色,钙质页岩滴酸起泡,硅质页岩较硬。板岩:是页岩和泥岩的变质岩。敲击声脆,-7-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不同成份的泥质岩,其沉积环境也不同。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往往为陆相沉积环境,粉砂质泥岩为湖相沉积,炭质泥岩为沼泽相的沉积;钙质泥岩、硅质泥岩为海相沉积环境,钙质泥岩为陆棚(大陆架)相沉积,与海底滑坡有关,硅质泥岩为深海相沉积,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二)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与陆源碎屑岩相同之处是岩石具有成层性,不同之处是碎屑无风选性和磨园度。陆源碎屑岩因有风选性,

7、感观上有均一性,火山碎屑岩碎屑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差,感观上不具均一性。陆源碎屑岩的碎屑均有一定的圆度,火山碎屑岩的碎屑形状各异,棱角尖锐分明。火山碎屑岩粒度分级:火山岩块:粒度>100毫米;火山角砾:粒度2~100毫米;火山灰:粒度0.01~2毫米;火山尘:粒度<0.01毫米。火山碎屑岩按火山碎屑物质的粒度分为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三种。1.集块岩岩石中的火山碎屑粒径大于10-7-0毫米者占50%以上,常混有火山角砾、火山灰等,分选性差。集块岩多分布于火山口附近或火山管道中,分布范围较窄,集块结构,杂斑状构造

8、。2.火山角砾岩岩石中的火山碎屑粒径2~100毫米者占50%以上,主要由各种喷出岩的角砾组成,也有其它岩石角砾,角砾棱角明显,也可混入少量晶屑,一般由火山灰胶结,分选性差。该种岩石除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外,也可分布于离火山口稍远的地区。火山角砾结构,平行构造、杂斑状构造。3.凝灰岩岩石中大多数的火山碎屑粒度小于2毫米,并且被更细的火山尘及火山灰的次生化学分解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