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

ID:11619671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3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_第1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_第2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_第3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_第4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初学玄者从此悟道)wangyong90909900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

2、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

3、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一线乃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

4、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吕纯阳祖师后五品仙经昨晚在书柜里又找出一本《吕纯阳祖师后五品仙经》,巴掌大的一个小册子,是在好几年以前公司楼下的小道观里结缘,从来没有仔细看过,现在一读,真是宝贝。

5、全文如下:吕纯阳祖师后五品仙经自序吾乃唐朝进士.因黄巢作乱,看破红尘,隐居终南,得迂正阳帝君,指示还丹之功,修炼之旨,精修十数年,其道大成.吾自得道以来,誓愿普渡众生.厥后三品经典,演于鄂城.八品灵文,著于临江,皆渡人宝筏也.兹者又演经于纹江,说三品未说之奥妙,泄八品未泄之精微.吾盖有苦心焉,人人从此进修,则品品可以成真,法法可以了道,有何轮回之苦,转劫之忧.其入手也,以吐纳为初功,百日基已筑稳,方用采取之功,用抽添之功,又次金炼火炼之功,脱胎出神之功,节节有节节之功,层层有层层之效,不可错乱,不可躐等,始能结丹丹大丹已

6、成,天地有坏,这个不坏,与吾无异也,是为序.咸丰七年丁巳春月吉旦孚佑帝君后五品仙经观心去妄品第一尔时玉皇大天尊在清微宫中,观见下方众生,生死轮回,无有出期,不知人身难得,乐土难生,所以众生遭此轮回者,皆由迷失本性,不能修真学道,间有学玄者,误入旁门,于是天尊顾纯阳真人而言曰:"尔今职为内相,尚其演经说法,以度群生."纯阳真人越班而自曰:"天尊大圣,天尊大慈,臣既奉命,何敢违戾."于是再拜稽首,乘鸾跨鹤,至于纹江,演说经典真人说曰:"欲脱轮回,先修大道,欲修大道,先须观心,又须身不妄动,心不妄想,眼常返观,耳常返听,鼻常返

7、嗅,舌常返尝,久久静坐,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太上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又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初学玄者,从此悟入.道德经曰:"渺兮冥兮,其中有精,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吾尝曰渺渺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团乃真铅,此是先天,此是药物也.当此之时,如鸡抱卵,默守黄庭,环中静坐,坐之久久,一顾热气由尾闾而升泥丸,须用意送至丹田,温养之功,如龙养珠,如母育子,不可顷刻时忘,三年不漏,可结下丹.六年不漏,可结中丹,九年不漏,可结上丹.修仙之士,一在有恒

8、,二在有信,再宜多记功德,自无魔障来侵,又要虚心下气,访问高真.指示玄关,吾尝曰:世人宜假不宜真,难度长生上品经,不免天机重泄露,灵丹只是气和精.紫阳真人曰"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真人演经已毕.宏教真君赞曰:仙师大慈悲,演经度众生,观心去妄品,说法甚分明.口诀皆露出,秘密妙玄文,世间学道者,不可视为轻.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