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ID:11629878

大小:463.0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7-13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_第1页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_第2页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_第3页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_第4页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考】商誉会计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商誉会计问题研究所在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姓名郭珊指导老师孙立老师二○一一年十月中国武汉V目录开题报告3摘要6Abstract7前言8一、商誉的概述9(一)商誉的概念9(二)商誉的本质91、好感价值论92、超额收益论93、总计价账户论10(三)商誉的构成因素10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11(一)商誉的确认111、会计界对商誉确认的不同看法112、国际上对商誉会计确认的规定11(二)商誉的计量131、自创商誉的计量132、外购商誉的计量13(三)对商誉确认的看法13四、商誉的会计

2、处理14(一)目前国际上对商誉会计的处理方法14(二)对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15五、关于负商誉15(一)负商誉形成的原因15(二)对于负商誉存在的争议16(三)国际上对于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17参考文献19V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性质、确认和计量以及负商誉等问题,已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商誉会计也成为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究其原因,恰恰在于其“无形”的特性:商誉是无形资产中最无形的、最不可辨认的资产

3、。它扑朔迷离的性质,给商誉理论的研究增添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因此,尽管商誉概念产生己久,商誉会计的形成也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商誉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可以被大家普遍认同的、相对固定的理论和应用体系,难以满足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决策需求,尤其是在企业并购、分立、整合和破产等战略性重组活动中对商誉会计信息的需求。在20世纪最后10年,全球性的企业重组愈演愈烈。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股全球性企业重组浪潮非但没有减弱的势头,反而达到了更加狂热的程度。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上,企业

4、间的并购活动也同样日益活跃。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贡献。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1)美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 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通过两轮投票发布了第16号和第17号意见书。其主要内容是:1.商誉只能在企业合并中形成。2.收购成本大于净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应进行分析。3.1970年10月31日以前存在的商誉可以不摊销。4.1970年10月3

5、1日以后发生的商誉应在最长不超过40年的期限内摊销递减收益。这一次规定重回摊销处理,且将摊销过程标准化了。  2002年,由于无形资产交易的增加需要更加详尽的披露相关信息,而且采用不同核算方法会影响并购中的竞争,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6月份颁布了FAS141和FAS142。FAS141、FAS142与APB16、APB17相比,主要变化为:1.要求企业统一采用购买法,取消权益联合法。2.要求详尽披露并购原因及买价分摊至具体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情况,尤其当商誉占买价的较大比例时。3.在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中,要求从企业集团

6、整体出发,按分部企业经营单位测试商誉并且每年都要进行测试。4.要求对外购商誉进行减损测试,并且提供了测试的具体步骤。V  2005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共同发布的《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商誉是不可单独辨认和确认的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在数量上等于合并日被合并方的整体公允价值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当存在少数股权时,应分别确认属于控股方的商誉和属于少数股权的商誉。初始确认后,商誉不再摊销。每个会计期末,合并方依据FASB第1

7、42号公告和IAS36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2)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1995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规定,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销所产生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负商誉)就是母公司的长期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项目之一。1995年4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确认并购商誉的成本为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扣除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余额,负商誉确定企业的递延收益,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等额摊销,计

8、入各期损益。1996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时,其超出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并规定了正商誉和负商誉的摊销期限:正商誉一般应当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采用直线法摊销,并记入各期费用;负商誉一般应当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采用直线法摊销,并确认各期收益。1997年8月,《企业兼并有关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