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ID:1163360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_第1页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_第2页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_第3页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_第4页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学名“蛇丹痛”中医学认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受侵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出血、坏死得不到抑制,病毒稽留不去,湿热余毒未尽,日久化热生毒,瘀阻络脉,而脏腑组织代谢废物不能通过络脉排出,毒素积蓄更加损伤络脉。这就加重了对孙络(神经细胞)的损害,故而疼痛持久存在。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蓋久痛必入於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司则形成“不通则痛”。再者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亦是蛇丹痛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此病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脏腑功能低下,又患急性

2、蛇丹久治不愈,更伤及阴阳气血,呈现阳失温煦,阴失濡润。阳气虚,元阳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足,脉络拘急,则形成“不荣则痛”。        余致力于专题研究“蛇丹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四十年,治疗上千余病患者,因而对本病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认为“蛇丹痛”属中医学的络病。络脉分大络、支络、细络、孙络、毛络等,逐级分次,为数甚多,结构复杂,形成网络,行使运行气血、渗灌和排泄之作用。《医门法律·络病论》说:“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糸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省,亦以络脉缠绊之。”是指由孙络之间有缠绊,其中浮现于体表的称“浮络”它们遍

3、布全身不计其数,正如明代张景岳《类径》中所说:“络之别者为孙,孙者言其小也,愈小愈多矣,凡人遍体细脉,即皆肌腠之孙络也”。它构成了网络的循环通路,这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网络基本相似。络病,系指毒邪(病毒),侵入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等而导致的病变,毒邪的入侵破坏了神经细胞使之发炎、出血、坏死,导致络脉由滞到瘀,甚者不通,不通则痛。再加患者多是年老和体弱者,久病不愈,气血虚衰,不养脉络,造成了“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这些细小万亿数计的孙络、浮络,被破坏而且还滞留了一些毒邪的残余,这样它们就不能行使网络循环作用,孙络、浮络处于“绌急”状态,即屈曲拘急。《素问·举痛论篇》说:“缩蜷则

4、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又说:“小络急引故痛”这种疼痛往往是较剧烈的。西医学认识        何为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目前仍是世界级的疼痛难题。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而产生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有轻生的念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高成正比,据有关资料表明:50-59岁为49%,60一69

5、岁为65%,70一79岁为74%。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日益增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会持续增高,如何有效的控制这一顽痛将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其疼痛可分为3种亚型:(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部分或主要的表现,由于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改变为主要持征。所以临床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

6、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现代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但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目前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看法究竟单纯是急性带状疱疹时间上的延续或是性质不同的另一类疼痛,多数学者倾向认为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疼痛,带状疱疹并不是发病的全部原因。这就给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困难。西医学在治疗用多使用⒈麻醉性镇痛;⒉抗抑郁;⒊抗惊厥和综合疗法及区域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等法,一般疗效不理想。临床表现1、疼痛:针刺痛、烧灼痛、闪电痛、磨擦痛、撕裂痛、虫咬痛、胀痛、紧痛等或几

7、种痛同时并存。极少数患者麻木或奇痒。2、疤痕:一般应无疤痕,但一些病患者有:暗红色、淡红色、黑色、白色、凹陷形、凸起形等。3、时间:少则1-2年,多者3-5年,十年以上也少见。本科治疗        络病属久病痼疾,是一种最具痛性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是公认的世界级的疼痛难题。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病势缠绵,胶痼难愈,病程长的特点。这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络道滞阻而发病。《临证指南医案》说:“久痛入络”,“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伤及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