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

ID:11635361

大小:4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综合练习题2003年7月3日中央电大李平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鲁迅原名,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2.《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3.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4.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5.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6.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小说《风波》以复辟为背景,

2、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8.《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9.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10.鲁迅笔下的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11.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中的陈士成等。12.鲁迅自己曾经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13.鲁迅在《》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

3、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有精彩的描写。15.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16.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改名为《》。17.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年成立于日本东京。18.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19.郭沫若的名诗《》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2

4、0.的《〈女神〉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21.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22.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和《聂嫈》。23.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24.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

5、神》后出版的诗文集《》中。25.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2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27.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28.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实际上是一篇为历

6、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29.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30.茅盾原名沈德鸿,字,早在他1928年发表小说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31.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部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32.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他曾发出“没有‘五四’,未必

7、会有‘五卅’罢”的质疑。33.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著名小说《》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34.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三篇小说。35.小说《虹》的主人公是。36.文学批评家胡风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在东京读茅盾新赠小说《》的感觉时说:“接到书后,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37.在《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