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质灾害措施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

ID:11643449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_第1页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_第2页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_第3页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_第4页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治地质灾害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那些因素诱发地质灾害和如何防治一、自然原因:长期的风化剥蚀、暴雨、地震等二

2、、人为原因:不合理采掘的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爆破振动等发生崩塌的时间大致有以下规律在发生具备产生崩塌的斜坡条件下发生(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后滞后这是出现崩塌最多时间;(2)强烈地震过程之中;(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4)水库蓄水的初期及河流洪峰期;(5)强烈的机械活动及大爆破之后。三崩塌的临灾前兆:1、崩塌的前缘掉快,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崩塌的坡脚出现新的破裂形迹;3、崩塌体上方或侧面出现新的裂缝或原有裂缝加宽;4、、偶尔听到岩石的撕裂

3、摩擦声;5、出现泉水浑浊,水量变大或泉水干涸等;6、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如何检测崩塌:1、国家建立的地质灾害检测网络;1、具以上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检测;3、县、乡村在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内,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并及时上报。四、检测分三种:(1)大地形变位移检测,建立检测网点,在崩塌体区外围设立控制点,作为相对不动点,在崩塌体上设立检测点,用经纬仪或红外线测距仪测量,检测点的位移变化动态;(2)裂缝相对位移检测:检测点选择在裂缝两侧,一般两个一组,测量其距离或在裂缝两端设立固定标尺,用钢卷尺观察裂缝张开,闭合和垂直变化;(3)

4、宏观地质调查法:在变化明显地段设立固定点,进行人员巡视发动群众报告崩塌区内出现的各种细微变化: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崩塌变形缓慢阶段(蠕动阶段)建议检测宜每月一次,崩塌变形加快检测次数相对加密,雨季应加密观察次数。崩塌的紧急防治措施:1、划定危险区,设立明显标志,立即组织危险区的居民及有关设施立即疏散搬迁;2、及时消除人为诱发因素,如因采矿而诱发的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3、加强巡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4、实施清方应急工程措施;5、崩塌发生后,经采取防治措施,确认不会继续崩塌或险情缓解后解除警报。五、崩塌防治的基本方法:预防为主:一是要坚强检测,二是要立

5、即对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群众进行搬迁避让。崩塌的工程治理: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封填凹腔支撑,锚固崩塌体,也可采用被动网拦护,清方措施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那些因素会诱发滑坡:1、暴雨滑坡2、侵蚀滑坡3、地震滑坡滑坡前有什么前兆如何检测滑坡动态一、当发现斜坡开裂,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接到临滑警报后,应采取的措施:1、划定危险区、设立明显标志、组织危险区的居民及有关设施立即疏散、搬迁;2、加强巡查,禁止无关进入危险区;3、滑坡发生后,采取应急防治措施确认不会继续滑动或险情缓解后,解除警报。六、泥石流发生有什么规律性:(1)季节性(2)周期性(3

6、)一次降雨高峰期,连续降雨后期(4)链生性的群发性前兆:(1)因降雨和小时降雨量大,达到泥石流发生临界值、沟内有丰富的泥沙物源,溪沟出现异常洪水水流;(2)根据雨情、根据降雨特征知识点、天气预报下数雨情是,四川中东部地区:200-800毫米24小时/60毫米15/1小时10/10分西北部:800-500毫米24小时/30毫米15/1小时6/10分(3)山体发生山崩或侵蚀时;(4)沟谷坡面发生滑坍,沟谷堵塞、沟水断流;(5)发生山崩或沟暗侵袭,河水中会有树木或大量泥沙;(6)由于上游发生崩坍,溪沟流水排水混浊(7)在泥石流增大时,溪沟内发生石头与石头相互碰撞的咔

7、嚓、咔嚓声;(8)上游发生山崩,上游河道发生堵塞,溪沟内水位急剧减少;(9)有树木的断裂声,有时动物也有异常行动;(10)沟谷内发生传出异常巨大的声响。采取措施:1、当处于泥石流危险区时,应迅速组织群众向泥石流沟两侧安全区撤离(切忘)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2、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由政府、单位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的抢险救灾活动;3、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比如限制车辆、行人等交通管制措施;4、密切注视该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因堵塞上一级河流回水淹没和溃绝对下游水库、铁路公路发生灾害的次生灾害;5、建立观测站网,对最高移位线以下的危险区,可能产生滑坡堵沟的极危险区

8、,有大量居民分布的泥石流扇形区开展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发展趋势,并作出决断。七、防止措施:应以防为主,开展日防监测,宣传普及泥石流的知识重视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保护山体生态环境,防患于未然,开展坡面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实行合理耕作活动,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的灾害。对易发、应时立倒、应地制宜的原则;主排、上一级河流;拦、排到,在中上游设置拦截坎;稳、用;停、在泥沟有条件地方;封、即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造林增加水土覆盖层率。八、防治篇:一是高度注视,切实履行职责,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意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三是科学防灾

9、高效处置,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宝;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