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ID:1166409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_第1页
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_第2页
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脱碳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氧化、脱碳在热处理中较常见。对经过热处理的工件,通常只规定检测其硬度,对硬度合格就合格。但对于某些重要运动零件来说,如零件表面硬度在规定值的下限,其表面往往隐藏着一定的脱碳层,这将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就曾遇到过某机件因脱碳层过深而导致提前报废的情况(某规定寿命≥3500次,而失效件寿命只达3065~3376次)。该零件头部呈圆形,截面很小,只有Φ2.5㎜,而工作条件又特别苛刻,要在每分钟650次的高速冲击中工作。零件在冷、热加工中稍不注意或检验把关不严、或圆弧连接不圆滑、表面粗糙度差等,都会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就热处理方面出现的且易被人忽视的脱

2、碳问题加以分析。1.脱碳对寿命的影响该失效件经综合理化分析、外观及几何形状检测、表面粗糙度差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只是在对失效的两个工件在工作部位取样进行脱碳层检测时,发现其脱碳层分别为0.08~0.09㎜,而且原技术标准中也有规定此项要求。在分析讨论失效原因时,不少人认为脱碳这么几丝(1丝=0.01㎜),难道会影响零件使用寿命吗?为此,我们再次通过寿命试验,验证了脱碳层与该件寿命的对应关系(见表1),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表1 脱碳深度与使用寿命的对应关系脱碳层深度/㎜硬度HRC寿命(次)0.0945~4730650.0845~45.533760.0648~5039420.0445~47>4

3、000无49~50>7000无49~50>100001.脱碳倾向分析和试验结果该机件材料为35CrMnSiA,脱碳倾向比一般不含硅材料严重,这是因为含硅的钢表面不易氧化,表层碳向外扩散的速度超过了铁的氧化速度,因而易形成脱碳层。我们采用含碳量接近的35钢和35CrMnSiA钢,将毛坯材料的原脱碳层用机加方法完全去除,然后用同一热处理规范后再取样检查两者的脱碳层。试样尺寸:Φ7㎜×55㎜,用铁丝绑扎两者,同炉热处理。试验工艺:箱式电炉加热并用木炭保护(未用密封罐)。(1)850℃保温20min后水淬(因只研究脱碳情况,故试样未经回火)其脱碳层见表2。表2  脱碳层试验结果钢号脱碳深度/㎜表面

4、硬度HRC35CrMnSiA0.06~0.0938~4035无55.0~55.5注:将35CrMnSiA试样表面脱碳层去除后再测硬度为53.0~53.5HRC。(2)880℃盐炉加热8min后水淬,脱碳层情况见表3。表2  脱碳层试验结果钢号脱碳深度/㎜表面硬度HRC35CrMnSiA0.0640.5~41.535无43.0~48.52.防止氧化和脱碳的措施零件在加热过程中,只有当炉中气氛处于中性状态时,才不会氧化和脱碳。根据该件特殊要求,我们采用了可靠的防氧化脱碳措施,在密封罐中加入干燥后的木炭颗粒和1%和Na2CO3进行保护加热,经这样处理后的零件基本没有脱碳层。为防万一,还必须每批附

5、试样与零件同炉热处理,以便检查脱碳层和金相组织,并规定合格零件的脱碳深度不允许超过0.03㎜。通过上述措施后,该机件寿命一直保持稳定,并有了很大的提高。1.结语像这类小截面运动零件,除在机加过程中防止工作部位出现刀伤、凹点、表面粗糙等缺陷外,还应重点注意热处理所产生的缺陷,如氧化和脱碳及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硬度不合格等。为挖掘材料及热处理潜力,硬度最好控制在上限,以提高疲劳强度,并选择综合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匹配最好的强韧化工艺,如奥氏体化后的等温处理,以得到强韧性匹配极佳的金相组织(少量1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