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

ID:11677191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工基础期末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题(1′×40=40′)1.磁感线疏密程度表示该点强弱,磁感应线上任一点的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极指向极。3.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与导体中和导体长度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4.磁通是和与其垂直的某一截面积的乘积。它反映了磁场中某的磁场情况,而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中某的磁场情况。5.确定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用定则判断,其方向是伸出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且在,让从手心进入,其余四指方向与方向一致,则拇指指向方向。6.磁场对运动电荷

2、的作用称。大小等于,方向用判定。7.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与其之比,称为电场强度。8.电容量表述了电容器的能力,其电容量的大小只与、和有关,而与和无关。9.当1只电容器耐压不满足电路要求而容量又足够大时,可将几只电容联使用,以提高其。当1只电容器耐压足够而容量较小时,可将几只电容器联使用,以增加其。10.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和。11.纯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值、值和值之间的关系遵从欧姆定律。12.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电感器两端电压于电流,电容器两端电压于电流。二、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3、,1′×20=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电容器串联后的等效电容比其中任何一个都大。2.电容器并联后的等效电容比其中任何一个都大。3.将2个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上,其容量越大者承受的电压越高。4.将2个电容器并联后接于交流电源上,容量越小者,该支路通过的电流越小。5.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与自身容量成正比。6.旋转向量反映了正弦量的三要素,又通过它在纵轴上的投影反映了正弦量的瞬时值。7.只要是正弦量就可以用旋转向量进行加减运算。8.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视为开路,电感线圈视为短路。

4、9.RL串联电路中,任何时刻电源电压都等于电阻两端与电感两端电压之和。10.感性电路指电压超前于电流的电路。11.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电抗为零,则感抗必定为零。12.容性电路中电压必定之后于电流。13.串联谐振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于1.14.收音机调谐回路是用RLC串联谐振原理实现选择电台的。15.穿过某闭合回路磁通越多,感应电动势越高。16.软磁性材料多用于制造电机铁心,因它有较强的剩磁。17.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有解析法、旋转向量法、波形图和复数法。18.磁场强度是标量,它与介质磁导率有关。19.只要

5、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发生变化时该回路中必定产生感应电流。20.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和原磁场方向相反的。三、单项选择题(请在表中题号对应的正确选项中划“√”,1.5′×10=15′)题号选项12345678910ABC1.在RLC串联电路中,使电路呈阻性的条件是。A、XL=ZB、XC=ZC、XL=XC2.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值和值之间的关系满足欧姆定律,而值之间的关系不满足欧姆定律。A、有效值瞬时值最大值B、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C、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3.导体在磁场内作“切割”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A

6、、电力线B、磁力线C、磁体4.电容器充电结束后,两极板间电压等于,放电结束后,则等于。A、电源电压电源电压B、电源电压零C、电源电压5.电场具有的性质和的性质。A、力能量B、力电学C、电学能量6.在RLC串联电路中,呈感性的条件是A、XL>RB、XL>XCC、XC>R7.导体在单位时间内切割的磁感线愈多,则愈大,反之则小。A、磁场B、感应电动势C、电流8.当磁场和道题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导体中就要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A、电磁感应B、磁化C、消磁9.电容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容器两端电压与其自身的电容量成。A、正比B、反比

7、C、无关10.在RLC串联电路中,呈容性的条件是A、XL>XCB、XL>RC、XC>XL四、简答题(5′×2=10′)1.简述RLC串联谐振的特点?2.简述正弦交流电的特点?五、计算题(5′×1=5′)有2只电容器串联,C1=2μF,耐压U1=160V,C2=4μF,U2=100V,接于250V交流电源上,求等效电容及各自所承受的电压,并分析这种连接是否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