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ID:11678038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某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

2、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C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

3、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

4、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C  )时期。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D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5、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              B

6、.社会本位论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38号金码大厦B座9层、11层全国统一报名电话:4006-300-999网址:http://www.jszpks.com/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

7、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B )的特征进行。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9.“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A  )教育目的论。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8、       D.个人本位解析: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1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D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