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

ID:11678538

大小:816.00 KB

页数:169页

时间:2018-07-13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的基本分析:第一单元包含《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及《庐山的云雾》三篇课文及一册习作和练习1。纵观这几篇课文,我们就能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线索就是: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的热情赞美,讴歌了创造这些美景和奇迹的勤劳智慧的人们,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在练习“处处留心”部分呈现的“省、市、自治区简称歌”与这几篇课文都相互关联,一幅中国地图就完全可以将其与课文教学融为一体。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则能够与《庐山云雾》一文紧密结合,共同学习。口语交际“聊聊春节”表达的是我国的风俗人情,也是对祖

2、国深厚文化的解读,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果我们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因此,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定位为“祖国在我心中”或“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二.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三篇课文虽题材有所不同,但是共性特点鲜明:语言精美,结构清晰,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要能引领学生捕捉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和积累语言,并借助契机运用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特点,迁移总分或总分总等结构的段的写法。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熏陶。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能够批文入情,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积累并运用语言。2.明确文章结构

3、特点,能够充分吸纳文本语言,进行有效迁移。3.以图为媒,理解文本,训练生动有序的表达,享受审美愉悦。4.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的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是前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好铺垫。四.篇目教学分析:《长城和运河》(一)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169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

4、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既交代了作者观察长城与运河的独特方位,又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与无穷的遐想。第二行以“奇异的景象”概括出长城与运河的特点。那么,长城与运河的景象究竟“奇异”在哪儿呢?。接着,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恰当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长城绵延万里、运河纵贯几千里的雄奇迷人的风姿。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本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5、(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三)教学资源运用(1)搜集长城与运河的资料进行交流。(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并且进行语段训练。(3)补充阅读人教版教材中的《长城》一文。(4)欣赏歌曲《长城长》。(5)搜集其他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四)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交流资料。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并随文理解词语。明白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些方面。第二课时:品味语言,了解有关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感受长城和运河的的“奇异”“不朽”与“动人”,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五)课时教学构想

6、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感受壮观169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故宫等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近距离地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奇。(随机出示长城与运河画面,给学生带来初次视觉享受)板书课题:长城与运河二、观察画面,初步体验看着眼前的画面,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来描绘它?(如壮丽雄伟、连绵不断等)三、初读诗歌,感受形体美1、自学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3)思考:作者

7、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2、检查自效果(1)第几小节介绍了长城?指名读,正音。相机理解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2)第几小节介绍一运河?指名读,正音。相机理解词语:绸带首都天堂杭州(3)交流读懂的词语,并质疑不理解的词语(4)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入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四、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些方面。2、学生自学后讨论。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