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

ID:11682197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3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_第1页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_第2页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_第3页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教育》2002年第3期教学的创造与教学论.日本国大阪立大学教授丰田久龟钟启泉译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世界教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使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一部运动与斗争的历史。不管在日本还是在西方国家,古代学校的教学形态都是同一种格式:学生被叫到教师面前,令其背诵教科书的内容,考察其学习的成果。这是基本的范式。因此,在这里集中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年龄不一,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不一。既然以背诵和自学为主,教师无需讲究教授术。到了19世纪(日本是明治'20年代,即19世纪8o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班级,将同等程度、同一年龄层的儿童归在一起,组成班级,教师站

2、在讲台上,同步教授同样的内容,这就是"班级授课制"。不过,班级中同步教学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需要有教授术。民众学校教学的历史有过一段靠教鞭进行强制性的灌输主义、背诵主义的历史。靠教鞭强制学生学习,也毋需讲究教授术。  近代教学论的鼻祖拉特克佃泊应e,w.)列述了"不必死记硬背""一概不得强制',"先追究事物本身,再追究事物的法则"等等的教学原则。当他抨击背诵主义、灌输主义的时候,实现这些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和教授术,就变得必要了。夸美纽斯(Comenius)、卢梭(Roussea吐,J.J.)、裴斯泰洛齐(Pes闭二i,J.H.)等近代教学论的巨匠们率先倡导

3、并实践了直观教学法与教授术。他们主张,课堂教学既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学生遭殴打的恐怖的场所。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自主思考,自身去发现、接纳事物的道理与本质的愉快的场所;必须是养成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场所。  然而,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教学往往咸为阻抑"人"的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这种状况即使在表现上未见教鞭和殴打之后的在整个19世纪,依然到处存在。否,即使在21世纪前夜的今日,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未有改观。如今,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疲于奔命甚至断送性命者,屡见

4、不鲜。  背诵主义根深蒂固,即使在美国也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日,甚至倡导儿童中心主义的社威(Dewey,J.)也在"背诵"(,itation)这个语词之展开自己的教学论。而日本在明治10年代,作为克服历来的注人式、背诵式教学法,开发儿童"心性"(智力)的新教学法-裴斯泰洛齐主义的"开发教学"风靡一时。"开发教学"亦可称做"问答法",把问答作为展开教学的关键手段。这样。囿于教师口授的教学形态销声匿迹。然而,从当时受到推崇的教案看来,不仅是提问,甚至连答案也事先拟好了。否,教师事先拟好了要求学生"作出"(其实是"记忆,')的答案。欲使学生作出标准答案,就得如此

5、这般提问,于是教案记载了"标准答案"的提问的范例。  教学的基本方式-背诵教师讲解的和教科书阐述的一套,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教师提问、学生说出预定的"标准答案"的问答教学,依然存在。教师尚未从这样的提问观-所谓"提问"是旨在获得回答(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这也是造成今日"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为使教学不至于成为学生们知识与能力、人性的"窒息机",并不是说,教师无需在教学中向学生提问,改由学生提问作答;也不是让教师的指导作用退居后位、等待儿童的自发性就行了。这个问题不是"教还是学""教师指导还是学生自主活动"这两者关系之中二者择一的问题。无论欧洲的改革教

6、育学或是日本大正期自由教育和战后的新教育,教学实践都未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原因就在于此,亦即并未构筑起正确把握了教与学之关系的教学理论。  "教"的行为原本是旨在引出、导引儿童的"学"的行为。教师的影响作用必须是把儿童的学习行为引导到使之成为"人"的行为上去。教授行为只要真正体现了这一功能,那么夭论如何强硬,也不会"窒息"儿童。这种教授行为越是系统化、彻底化,儿童就越是容易作为学习的主体站立起来。现代教学论的课题就是构筑起每一位教师都能实践的、使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体系。现今的教学拥有"窒息"儿童的前史,其残渣至今尚未清洗干净。不过,反过来说,这种

7、可恶的缺陷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中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就是一部同这种缺陷展开斗争并努力摆脱这种缺陷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起了今日我们必须吸收和继承的优秀遗产。当今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学习优秀的历史遗产,创造出使每一个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把儿童当"人"的教学。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首先成为实践的主体、研究的主体。当教师放松了这种努力,或是妨碍教师的这种努力的状况在教育界占支配地位之时,教学就只能重新沦为"窒息"JL童的"机器"。  二、教师要创设并保障学习条件  所谓"尊重儿童学习",并不是让他们在教学中有尽可能多的观察、练习

8、、发表的机会就能实现的。然而,增加儿童活动的机会、展开儿童活动的教学-这种尊重学习、改革教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