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

ID:11699542

大小:202.3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3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_第1页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_第2页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_第3页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_第4页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学期末总结~~~o(∩_∩)o哈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绪论1.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环境(bioticenvironment),同种或异种的其他有机体;非生物环境(abioticenvironment),理化环境或能量和物质环境。这里强调相互作用(interaction):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机体之间(种内和种间关系)。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主要为四个组织层次个体层次: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研究有机体(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即个体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的修饰使其更适于生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属生理

2、生态学(physiologicalecology)或行为生态(behavioralecology)学范畴。种群层次: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ecology)种群: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由同种个体组成的群体。研究种群的群体特征,如: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性比、种内关系、密度及其波动和空间分布格局。群落层次: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communityecology)群落:栖息在同一地域中所有相互关联种群组成的复合体。一定领域内不同物种种群的集合(assemblage)研究群落的群体特征,如:丰度、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演

3、替、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ecology)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它们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研究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其稳定调节机制,是现代生态学的主流与核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概念:1.生境habitat: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2.环境environment: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一个主体或中心而言的。3.生态因子ecologic

4、alfactors:环境要素中对生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其中对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也称生存条件;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dependentfactor: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如食物、天敌等。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independentfactor: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原理: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awofminimum,Liebig,1840):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利比西定律只有在严格稳定状态下,即在物

5、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应用。如果稳定状态破坏,各种营养物质的存在量和需要量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就没有最小成分可言。这个定律用于实践中时,还需注意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即当一个特定因子处于最少量状态时,其他处于高浓度或过量状态的物质,会补偿这一特定因子的不足。2.限制因子定律(lawoflimitingfactors,Blackman,1905):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生态因子称限制因子。3.耐受限度与生态幅1)耐受性定律(lawoftolerance,Shelford,1913)

6、: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limitsoftolerance)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同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发育阶段、年龄、季节和栖息环境的不同对环境的缓慢变化有一定的调整适应能力。?不同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耐受性不同?影响生物的各因子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2)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de)或生态价(ecologicalvalence)生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态幅往往取决于生物临界期(如:繁殖期)的耐受限度。3)耐受限度的调整生物

7、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驯化(自然驯化或人为驯化)可改变生物的耐受范围,使其生态幅的上下限发生移动。驯化的过程是通过生物的生理调节实现的,即通过酶系统的调整,改变了生物的代谢速率与耐受限度。生物通过生理过程或行为调整来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稳态homeostasis)而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扩大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控制是通过生理过程或行为调整而实现的。生物内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一种负反馈(negativeeedback)机制。内稳态只是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并不能完全摆脱环

8、境。第二章能量环境概念:1.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sisactiveradiationPAR):光和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