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

ID:11707034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_第1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_第2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_第3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_第4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高效备考笔记(马哲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分歧是:(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

2、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意义及作用:(1)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2)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人们的认识停留在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上,虽然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或科学研究的搜集材料阶段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但这种思维方式一旦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便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由于

3、形而上学所执著的那个“片面”确实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使得这种片面认识似乎是合理的、有效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还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必须注意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3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即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

4、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3)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4)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33、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5、,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物质世界看做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两种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世界的可知性。34、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人,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认识的客

6、体即认识的对象,不是指全部的客观实在,而是指进入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同主体发生联系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受制于客体,客体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等等,决定了主体的认识内容和范围;主体又能动地改造客体,使客体向主体转化,使之满足人们的目的和要求“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A」

7、(2006年单选题第2题)。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3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C」(2005年单选题第3题)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

8、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D」(2006年单选题第3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又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基本观点:行先于知,由行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