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

ID:11709766

大小:349.1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3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_第1页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_第2页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_第3页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_第4页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流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科围手术期护理1手术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4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8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9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19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定义:围手术期——指病人入院后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时期,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的护理旨在加强手术前到手术后整个诊治期间病人的身心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机体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病人康复。手术前期: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将病人送至手术台。手术期:从病人被送上手术台到病人手术后被送入恢复室或病房。手术后期:从病人被送到恢复室或病房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骨科手术种类很多:骨创伤重建

2、: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钢板螺钉、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关节手术:关节融合、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脊柱手术:椎间盘摘除术、脊柱矫形术、椎管内减压探查、颈椎手术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神经血管探查修复术、骨肿瘤:肿瘤切除、瘤段肢体截除、骨移植、截肢术手术的类型大致分三类:1.择期手术:充分准备(手术迟早不影响治疗效果)2.限期手术:一定时间内充分准备(手术迟早可影响治疗效果)3.急症手术:抓紧时间,重点的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开放性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个别的不能准备如窒息>争分夺秒。一、术前的准备与护理:从住院病人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进入手术室时为止,这一时期为手术前期,

3、这一时期的护理,称作手术前护理1、入院宣教l病房介绍l全身评估:心血管、肺、肝、肾、内分泌、血液、营养、免疫l术前检查: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等l饮食营养l适应性锻炼:咳痰、床上二便、禁烟护理重点: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2、术前准备:l个人卫生准备l备血、药敏试验l体温观察l备皮:l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l术前晚镇静3、手术日晨间护理:3.1、生命体征测量3.2、取出义齿、妥善保管随身物品3.3、排空膀胱、或置尿管3.4、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阿托品3.5、带入手术室物品要齐全

4、4、急症手术准备:4.1、争分抢秒,迅速建立输液通道,纠正休克。4.2、简单覆盖伤口。4.3、禁食禁饮,备皮,药敏试验。4.4、急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血交叉试验。4.5、术前用药,嘱病人排尿,送往手术室。手术前护理的关键在于保证病人在手术时的安全和配合。二、术中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室的护理(略)三、术后的护理手术后期:是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室直至出院这一阶段的护理。护理重点:①尽快恢复正常生理功能②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床单位的准备:输液架、引流设备、供养设备、监护设备、呼吸机、骨科牵引架、垫枕2、搬运及卧位:搬运:三人平托法卧位:去枕平卧、半卧、

5、患肢抬高3、手术后一般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循环、呼吸、切口、患肢肿胀及血运感觉②医嘱执行③尿潴留护理:多为麻醉、不习惯床上排尿及切口疼痛所致处理:l安慰、鼓励病人,焦虑、紧张l改变体位;诱导排尿l下腹部热敷、按摩、肌注氨甲酰胆碱;l无效时,行导尿术④胃肠道护理l促进肠蠕动恢复l指导进食、营养摄入l指导排便⑤引流管护理l熟知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l妥当固定,以免脱落或滑入体腔内;l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l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或扭曲,必要时采用负压吸l保持引流装置无菌,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l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

6、、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⑥指导功能锻炼l全身局部兼顾l恢复生理功能l主动为主、被动为辅l循序渐进l分期锻炼:初期、中期、后期4、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切口感染原因:①手术操作无菌不严;②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技术不正确,切口内遗有血肿、死腔、异物等;③营养差或合并糖尿病、肥胖等致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切口感染机会。表现:术后3~4日仍有发热,伤口痛。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组织过多损伤、止血彻底,缝合不留死腔、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拆线引流、局部换药。肺不张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气管、术后疼痛、胸、腹部绷带包扎过紧。表现:术后发热、呼吸增快,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局限性湿性罗音,呼吸音减弱或

7、消失,PaO2↓PaCO2↑。继发感染时,T明显↑,WBC和N↑。处理:除因(防止呕吐物误吸和过紧包扎)、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鼓励病人定时深呼吸、有效咳嗽、抗菌素。血栓性静脉炎原因:长期卧床、血高凝状、血管反复穿刺置管或输注刺激性强药物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表现:小腿腓肠肌疼痛和紧束感,继之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下肢浅静脉发红、变硬,有明显触痛。常伴体温升高。处理: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敷,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低分子右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