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

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

ID:1171034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_第1页
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_第2页
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演进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服务管理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西方服务管理研究发展的大致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分别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服务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的服务理论才传入我国,国内关于服务管理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回顾西方服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无论对国内的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现实的意义。  服务管理理论是伴随着西方管理学界对服务特征和服务管理的认识、理解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将其演进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2、  20世纪70年代,对服务问题最早进行专门研究的是一些北欧的营销研究人员,他们根据营销活动中的服务、服务产出和服务传递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模型和工具,并把这些研究成果归类为“服务营销”。至Johnson(1996)第一个提出“产品和服务真的不同吗?”的疑问后,这一阶段的营销学者主要致力于服务同有形产品的比较以及识别、界定服务的特征。服务营销作为服务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为服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作用。  最早从理论上进行服务运作管理研究的代表人物是Levitt,他197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

3、iew)上发表了“生产线法在服务中的应用”一文,其中提出了“服务工业化”的观点,即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方法用于服务业企业的管理,使服务业的运作活动“工业化”。Johnsonetal.(1972)和Buffa(1976)在各自的《运作管理》书中也提及到将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到非制造工业和服务行业中去的观点,而且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生产管理学者的看法。在这一阶段服务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管理模式为基础的服务研究领域,学者们关注的是服务业的某些生产运作环节与制造业生产的相似之处,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管理方法上的差异。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服务业缺乏普遍的适用

4、性,只是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标准化的服务类型企业才有意义。  1980年之前,营销学者关于服务与产品的区别的探讨居多,对服务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而关于服务运作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制造业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无论是营销学者还是服务运作研究者都在尝试着服务问题的研究,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此外,这一时期服务业运作管理研究与营销研究是互不牵涉的,跨学科研究也很少,但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为服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雏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服务与产品是有区别的观点已得到普遍的认可,研究者也不再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上,而是通过提出一些概念

5、模型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服务和服务管理的特点。服务管理理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明显的特征:3  其一,大量研究从服务的特征入手,展开了一系列的专题探讨,其中服务质量与服务接触成为主要的研究主题。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关于服务质量内涵和性质的讨论,随着感知服务质量(Gr·nroos,1982)、服务质量差异模型(Parasuraman等,1985)等概念的提出,使理论界对服务质量有了新的认识。至Normann(1984)将“关键时刻”(MomentsofTruth)这个概念引入服务管理理论之后,关于服务接触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大量文献是围绕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问题进行的,比如

6、顾客如何评价服务接触(Bitneretal.,1985)、服务人员和顾客在服务传递过程中的参与作用(BowenandSchneider,1985)等等。此外,运筹学在服务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针对具体服务运作问题(如:服务供需平衡、服务人员日程安排等)的定量研究方法开始见诸于相关学术杂志上。  其二,关于服务运作的研究开始摆脱制造业管理理论的框架,并拓展到了其他学科。此时,来自于营销学以外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学者们开始普遍关注服务业,他们的参与促进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三个领域的交叉融合。Normann(1982)从组织理论角度提出了将营销和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服务管理系统

7、”。Parasuraman等人(1985)的“服务质量的概念模型及其动态研究”一文就认为服务质量涉及到营销与运作两个领域,这篇文章也为服务管理跨学科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的研究表明,在服务管理中划分“生产”与“营销“职能是没有意义的。  许多杰出的论著也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如Fitzsimmons和Sullivan(1982)的《服务运作管理》、Gronroos(1982)的《服务部门的战略管理和市场研究》、Lovolock(1984)的《服务营销》、诺曼(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