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雅阁推广计划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

ID:1171626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8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_第1页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_第2页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_第3页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_第4页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田雅阁推广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田雅阁的促销方案一、企业简介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本田)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广州本田目前有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两个厂区,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36万辆,合计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广州本田现有员工总数为6800多人(截至2008年12月底)。广州本田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CITY锋范系列轿车共四大系列21种车型。2007年7月19日,广州本田成立了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

2、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拥有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整车试作、实车测试、零部件开发等在内的整车独立开发能力。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正式破题,对于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过后,国家为应对经济振兴和长远发展规划,提出了包含汽车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给高消费型行业——中高级车销售带来了一定冲击。2010年国家的节能减排环保政策力度不断加大,HONDA锋范、比亚迪F0均可享受现金补贴3000元的政策。低档车不断扩大市场,而中高级车

3、如何巩固及扩大市场则成为了雅阁和其他中高级车型竞争时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雅阁的国产化率为76%,本地化生产,意味着其大部分零部件厂商都要在中国本土进行生产。雅阁车型自1976年推出至今,已经有31年时间,全球市场累计销售达到1600万辆。在中国,雅阁轿车曾创造了连续19个月同级别车型销量第一。预计2012年12月第九代雅阁将下线,并于2013年1月上市。二、市场环境分析(一)经济因素目前国际经济平稳复苏,国内经济稳步发展,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开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轿车增长销量集中在高端领域。加权平均排量和加权平均售价双双增长。

4、财富效应推动轿车消费呈现出强劲的结构性增长趋势。1、中国经济危机中表现良好,经济增长采取保八战略,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较好。2、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倾向拉动内需,鼓励居民投资消费。3、国家大力降低相关税法,改革汽车行业的管理措施,降低购车成本,为汽车交易铺平道路。4、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进口汽车售价大幅下降,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5、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买车逐步成为一种时尚。6、随着近年来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为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二)竞争力的影响1、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1)规模经济效用明显;HONDA秉承了日系轿车一贯的优

5、良作风,通过飞度锋范、雅阁、奥德赛四款有限的车型占据了较强的市场优势地位。其中,对雅阁这款中高级轿车的改款、改版给予更多的重视。(2)品牌忠诚度高;相对于潜在竞争者,高,因为基本没有潜在竞争者,只有现实竞争者。(3)绝对成本优势明显;相对于国产车竞争者,绝对成本优势(4)顾客转移成本较高;顾客对于广汽本田的车体适应及售后服务有重度惯性,同档车转移的可能性不大。(5)宏观政策;虽然政府对于国产汽车行业采取支持的态度,但短时间内对日系进口车(指进口品牌)的需求量仍节节攀升,为刺激经济发展,不会采取过渡遏制策略。2、现有企业间竞争;(1)产业竞争结构;(2)需求状况;(3)成本状况;(

6、4)产业退出壁垒的高度。(三)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本田的策略是“在任何有需求的地方生产”和“以小投资实现滚动发展”。在组织当地生产时,一切按“三现(现场、现物和现实)原则”出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策略。面对这样的策略,大陆供应商市场对于进入该品牌有着较大的期待,因此其讨价还价的余地有限。国内汽车产品还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忠诚,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小,产品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大。因此,雅阁车型在现阶段面临的风险小,而不断创新的品质则有利避免了竞争者的冲击。(四)替代性产品(五)SWOT分析Strengths(优势)1、生产线资源丰富。2

7、、车体技术领先。3、基于先进技术可提供丰富产品。4、技术开发能力强。5、营销网点多,服务能力强。6、品牌力强Weakness(劣势)1、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2、政府关系不足。3、技术偏向明显。Opportunities(机遇)1、竞争者进入可能小。2、产品成长发展空间大。3、节能技术最成熟,高端车经验丰富。4、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弱。5、用户忠诚度。Threats(威胁)1、现有企业间竞争激烈。2、产品替代性强。3、国际政治局势不稳4、某些技术参数弱于同档车其他品牌三、促销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