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

ID:1172272

大小:72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08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_第1页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_第2页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_第3页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_第4页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起始课的有效教学设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张鸿志1、观念的正确和品位决定行为的方向和质量,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受功利化社会环境的污染,家长、社会、行政部门以“教育GDP”(升学率)论英雄,教师为了分数而不得不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训练,这种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教育已经“造就”了大批只会解题不会读书的学生。(章建跃)2、变更行动比变革观念更难基本共识: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强调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强调个性差异与统一要求的辩证统一;教学设计——强调课堂“生成”;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

2、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展开、深度参与;教学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3、三维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中学课程目标的整体设计思路,反映了一个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心理维度,但不是教学目标的维度。一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三个维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中必然会有所侧重。4、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问题+探究”与“启发+讲授”的建构模式并行。让认知冲突成为积极因素1.知识链接提出课题2.创设情境感受概念3.自主学习理解概念4.例题示范应用概念5.变式训练强化概

3、念6.自主归纳升华概念7.自我诊断落实概念5、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第一要素:情境与问题第二要素:阅读与思维第三要素:互动与引导第四要素:练习与反馈6、起始课的作用交代问题背景引入基本概念构建研究蓝图7、起始课的重心——“四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有两大历史渊源:一是以古希腊数学为代表的演绎体系;二是以古代中国数学为代表的归纳体系.前者以形式化的论证为其主要特征,而后者以经验性的算法为其主要特征.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数学具有两个面,……以欧几里得方式表现出来的数学看上去是一种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形成过程

4、中的数学看上去却是一种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在提出问题、形成相关概念、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时候主要以归纳活动为主,而在整理结论、表述问题解答过程以及进行形式化训练的时候则以演绎活动为主.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就应该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检索、抽取数学信息的经验,选择和运用已有知识的经验、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应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的经验,抽象化、形式化的经验,选择不同数学模型的经验,预测结论的经验,对有

5、关结论进行证明的经验,调整、加工、完善数学模型的经验,对所得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经验,巩固、记忆、应用所得知识的经验等等.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双基"是一种理性的、形式化的结果性知识,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一种感性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知识,它们各强调了数学知识的一个侧面,前者形成的是一种知识系统,而后者形成的是一种经验系统,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就方法而言,"双基"主要以演绎法为主,而结论的预测与发现,推理思路的探索与调整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等,靠演绎法是推不出来的。因此,"双基"只有通过经验化才能真正成长为学生的数学素养."精讲多练"、"练中学"、

6、"熟能生巧"等主要是围绕"演绎活动"而展开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形式化的结果知识——用数学术语或数学公式所表述的系统知识.基本活动经验则主要是指在数学基本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由于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演绎活动"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归纳活动",因此,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关于归纳活动的经验."基本活动经验"经过概念化与形式化,就可以转化或融入到"双基"之中。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双基"与基本活动经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相互转化的。8、“过程教育”落实“四基”适度地给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