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

ID:11723054

大小:33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3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_第1页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_第2页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_第3页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_第4页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鳗鲡病害防治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鳗鱼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鳗场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养殖种类有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养殖模式多样化,有陆基水泥池和土池养殖,还有网箱、海水(欧洲鳗)、封闭式循环水等养璃模式。随着养殖规模和模式的发展变化.病害种类同益增多,引起的损失也日益突出。为此,本文就我国养殖鳗鲡的病害种类、危害流行情况和防治现状作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困扰生产的主要疾病的流行原因、解决办法和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鳗业健康发展作参考。一、我国养殖鳗鲡的病害种类及危

2、害流行情况分析(一)寄生虫病危害倍况分析详见表1。(二)细菌、真菌病害种类及危害情况详见表2(三)其他病害种类及危害流行情况详见表3。二、鳗鲡几类重大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现状根据调查,我国养殖鳗鲡重大病害有:伪指环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败血病、病毒性烂鳃综合症、鳃肾炎、狂奔病、体表溃疡病和营养性疾病。(一)伪指环虫病1.流行情况据门诊调杏,白仔苗投喂红虫10天可检查到伪指环虫寄生,40~60天发展成为指环虫病;黑仔池更为普遍,l00%感染伪指环虫。网箱和土池也发生流行。本病发生与投苗来源有一定相关性。池塘存有

3、病原引发感染的可能性最大,新建鳗场少发生,有病史的养殖场每年均可发生;沙石底池保存虫卵,一旦条件适合,虫卵接受刺激孵化感染鳗鱼,水泥底池较沙石底池发病率低,白苗池发病率低而黑仔池发病率高。发病速度与养殖水温有关,23~26℃适合伪指环虫的成熟和虫卵孵化。对病鳗池检查,感染强度较为平均,以l0~50只/尾的为主,超过50只/尾的个体数较少。2.危害现状感染虫数在800~l500只/尾的鳗鱼仍没有明显的死亡迹象,寄生不会直接引起死亡。池鳗中分别检查挂台和游动的个体.感染强度差别不大。本病危害主要影响摄食,感染强度50只

4、/尾以上的个体胃肠内无食物,证明不摄食或少量摄食;池问差别则更为明显,感染强度20只/尾以上的池摄食下降明显,继发感染败血症和水霉病较多。药物驱虫不当,则易引发狂奔病或脱粘败血病。还因药物副作用,影响摄食.导致成品率低,饲料效率差。60%以上的欧鳗场成品率仅在2~3吨/万尾,用药次数在5~10次/周期。日本鳗同样感染,以鳗场为计算单位也足100%感染,但池鳗感染率和个体感染强度低,引起的危害较小。3.药物预防治疗及利弊分析普遍采用药浴泊疗,主耍有: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咪唑类(以甲苯咪唑为代表,如复方甲苯咪哗、拟

5、指环虫清、的欧散、灭蠕王等)和醛类。有机磷农药优点是成本低,药源普遍,针对性较强;但其残留时问长,对人类环境污染较大,同时欧鳗较敏感,影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也会影响养殖池内的浮游动物。菊酯类为辅助治疗药物,是市售杀虫药物的常用组分。咪唑类以阻断虫体生化合成、降低活力和减少能量供成,使虫体自动掉落;一旦回复到净水状况,仍可恢复活力。因此使用这娄药物必须注意:①使用浓度。浓度过高导致鳗鱼活力下降,鳃活力差而无法排虫,达不到驱虫目的。以甲苯咪唑为例,在日本鳗中0.2~0.3克/米3即可驱虫。0.7~1克/米3会引起急性

6、死亡,原因是0.7~1克/米3甲苯咪唑引起粘液分泌异常;而早期欧鳗0.8~1.1克/米3驱虫效果较好。近几年来使用甲苯咪唑制剂后欧鳗、日本鳗均有烂尾、脱粘现象,也是副作用的表现。所以使用浓度一定要正确。②增强鳗鱼活力,如使用高锰酸钾等药物刺激鳃部,改善水质,使鳃活动增强,虫体脱落,并经排污将虫体排出池塘。③不宜长期使用同类驱虫药。④注意水质对驱虫效果的影响,用药前必须调整水质。⑤正确使用解毒药,如北大净水宝,消除甲苯咪唑对鳗鱼的毒性,同样也会消除甲苯咪唑对虫体的毒性,所以用完驱虫药,一定耍先使虫体排出鱼体到池水中,

7、并排出池塘。排除虫体后再用解毒药。醛类是使虫体蛋白改性达到杀虫效果,同时可改良水质、杀原虫水蚤等。日本鳗使用35~60毫升/米3福尔马林效果较好,使用l0~15天为一个周期,不会引发指环虫病。(二)小瓜虫病1.流行情况及流行原因欧鳗白仔下池退盐后5~7天常发现小瓜虫感染,15~20天感染严重;整个投苗季节均有感染流行,没有水源、场所和产地之分;投喂配合料后,病例减少。可能是虫体在盐水中不发育,退盐后形成纤毛幼虫感染鳗苗。苗期小瓜虫病发病快,引起死亡快,用药困难,药物副作用多,直接影响养殖效益。本病流行与水温的关系:

8、调查表明养殖欧鳗全年均可发生小瓜虫病,一般集中在秋末至翌年夏初,特别是10~11月和3~4月,期间水温波动大,鳗鱼处在应激状态,小瓜虫病相对严重。有地区性分布特点:贵州溶洞水养欧鳗100%感染小瓜虫,福建长乐地下水养鳗多数易感染,蓄水池或水库水养鳗亦多发生;福清渔溪采用沙滤水场、东山诏安有盐池(3‰以上)少发生;山溪水虽然有发生但没有明显特征。土池养鳗尚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