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

ID:11725026

大小:317.50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07-13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_第1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_第2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_第3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_第4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部门经济学》案例黄新华理论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实际来加以印证和说明,这样才有助于对理论的全面理解。为此,针对上述各篇的重点内容,选择一定数量的案例,期望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能够加深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案例基本上是结合以上各篇的内容进行选择的,但是各案例的分布以及案例的篇幅都不尽相同,也不是所有的章节都有案例来说明。案例一、蚕茧价格的涨跌与市场的强制调节案例来源:王则柯主编.市场经济中国案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59~1611995年秋,国内的蚕茧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蚕茧价格从1

2、993~1994年间的每公斤24元急剧下跌到每公斤3~5元。价格的暴跌令广大蚕农损失惨重。据估计,蚕农养一纸蚕,合计支出为165元,而得出的蚕茧只售104元,因此蚕农除了浪费劳动外,还净损失61元。蚕价的暴跌,打击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导致蚕农大规模倒蚕毁茧。江苏省的盐城市,不少乡镇的桑园被毁,有的乡镇的毁园面积达20%。有些地方不仅新开发的桑咽被毁,连一些老桑园也遭毁坏。造成蚕价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样的。截至1993年,我国的丝绸行业一直是热销行业,当年出口创汇额高达31.5亿美元,实现利税14.38亿元,实现了翻两

3、番的目标。其中,茧丝绸的生产与出口都居世界第一位。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企业投入丝绸业,使得作为原材料的蚕茧变得相对紧缺起来,各个丝绸生产企业为了争夺蚕茧,引发了蚕茧大战。蚕茧大战使得蚕茧的市场价格高扬,众多的农民跻身于养蚕的行列,盲目扩大产量,结果造成蚕茧的产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量,世界茧丝需求量为6万吨左右,而我国茧丝产量就已达8.5万吨。我国丝绸产品的最终市场在国外,但是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的丝绸业出现困境,全行业当年亏损4.9亿元,是建国以来的首次。1995年,形势更加严峻,丝绸

4、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口创汇大幅度减少,据占全国丝绸生产75%的江苏、浙江、四川、安徽4省统计,1~9月份,丝产量下降14.2%,桑茧丝绸产量下降26.6%。下游行业的减产,使原本已供过于求的上游蚕茧养殖业更加雪上加霜,于是便出现了1995年秋蚕茧收购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一幕。蚕茧大战还使丝绸行业大伤元气,不少丝绸生产企业在蚕茧大战中为了争夺蚕茧,投入了大量资金购入高价的蚕茧,如今丝绸减产,企业便积压了大量的资金,难以运转。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具有计划经济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并不必

5、然导致合理的结果,即使是在竞争性行业,也会出现诸如上述蚕农大规模倒蚕毁桑的事件。这实际上是市场对明显供过于求的态势作强制调整的表现,如果这种供过于求的情况只是出现在若干行业或部门,也许不至于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但是如果这种状况普遍而长时间地存在,人们就必须意识到,一定是市场机制本身出现了某些功能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诊治。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件典型事例。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的现象,这是国内外市场经济运行已证明的事实,理论上也能作出解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

6、言,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一个建立与完善的阶段,因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完善造成的价格信号扭曲、信息不完全等情况更加严重,更容易使社会资源因无效配置而造成损失,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合理地干预市场,纠正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的均衡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了。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或其他主体而言,必须使生产经营决策有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基础,要重视对市场前景的分析和预测,减少盲目性,提高决策水平。思考题:1.结合案例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2.案例反映了市场主体的经济人性质吗?3.结合案例讨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案例二

7、、中国电信市场的垄断与开放案例来源:李春频.中国电信何时响起开放的铃声.企业经济.1998.81994年7月19日,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由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铁道部三部倡议,有16家股东组成,注册资金10亿元的中国联通公司正式成立。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市场垄断的坚冰被撞开了一道裂缝。在中国联通成立之前,中国电信一直垄断着中国的电信业务,并享受国家的财政优惠政策,如电信建设附加费、行业利润、所得税上缴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留成优惠等。除了通话费外,中国电信凭借垄断地位,向全国各地

8、的固定电话用户无偿收取数以千计的电话初装费和固定的月租费;而在移动电话方面,,中国电信向手机用户索取的入网费之高令人瞠目,每月高达百元的租费以及双向收费更令手机用户饱受“剥削”。中国电信由此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国家之所以赋予中国电信各种财政优惠政策,并且允许中国电信向用户收取巨额电话初装费和月租费,出发点可能是希望“以电信养电信”,提高中国电信的积累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