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

ID:11743187

大小:21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复习要点整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述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特定城市社会与经济环境下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2)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建设的基础。(3)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是确定轨道交通网络及线路建设规模、能力水平的依据。(4)轨道交通工程可实施规划。(5)轨道交通系统的线路和车站设计。(6)轨道交通的枢纽设计与规划。(7)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设计。(8)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9)运营规划。第二章站场设计技术条件2、站场股道编号原则为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站内

2、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单线铁路: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复线铁路: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3、道岔(组)的编号原则(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

3、端由外而内,由主而次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4、确定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相邻道岔对向布置:1)异侧对向:L=a1+f+a

4、2+Δ2)同侧对向L=a1+f+a2+ΔΔ一个轨缝的长度,按0.008米计。f为两道岔基本轨起点间插入的直线段长。相邻道岔的岔心间距:相邻道岔顺向布置:1)异侧顺向L=a2+f+b1+Δ2)支线异侧顺向L=a2+f+b1+Δ3)同侧顺向L=S/Sina1f=L-(b1+a2+Δ)4)异侧辙叉尾部相对L=S/Sinaminf=L-(b1+b2+Δ)5、道岔中心线表示法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的影响因素1)城市特性方面(1)城市自然地理条件(2)城市规模、性质(3)城市人口及就业结构(4)城市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5)城市经济(6)城市土地利用

5、布局(7)城市交通状况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性(1)系统的制式(2)敷设方式(3)技术水平7、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8、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1)方便快捷与其他公交、自行车换乘方便,导向服务标志系统、醒目(2)舒适弯道要限速和加高;设自动扶梯;唔障碍设计;求助按钮等(3)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材料;消防水泵;防灾广播;疏散通道;地面防滑材料;安全标志;安全线;紧急出口;指向等提示标志;紧急照明灯;无障碍设计;求助按钮等与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一般原则1)轨道交通规划要体现稳定性、灵活性、持续性的统一。2)轨道交通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6、要做好线网规划用地控制。3)轨道交通要支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提高项目生命力。4)轨道交通要兼具城市发展与运输的综合规划能力。5)轨道交通应加强与其他公共交通的规划与整合。6)轨道交通要以“绿色交通”为指导原则。合适的绿色交通技术、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公众参与。7)网络布局必须与城市用地布局相结合,与城市发展形态相一致。8)充分考虑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与引导发展的关系。9)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主客流方向一致,应连接城市主要客流发生吸引源,吸引交通流量的最大化。10)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应与现有交通工具相配合,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11)组建

7、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或新区开发的先导和依托点。12)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以保证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连续性,工程技术上的经济性和合理性。13)依据城市形态地理态势,与城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相联系,以降低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高架或地面形式。14)考虑运营上的配合。10、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配置的原则①要满足面向乘客的服务要求;②要强调设备配置的能力匹配与经济性;③要体现出轨道交通服务方式在各类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模式中的先进性。1)、实用性解决乘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