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

ID:11746571

大小:1.96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07-13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_第1页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_第2页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_第3页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_第4页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三五”时期,是娄星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也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加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四期叠加”的困难局面,全区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四个娄底”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兴区、融城强区、生态美区、民生`福区”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中心

2、城区化解大班额问题、工业倍增、城乡整治与建设、服务业发展、绿化娄星、交通建设”六个四年行动计划,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1、“十二五”奠定的坚实基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861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3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区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5.3亿元,是2010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8.8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

3、均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达到3.2:58.6:38.2,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比2010年下降0.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成效,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达到80.2%,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五类指标实现程度分别达到72.6%、78.7%、100%、87.8%和80.8%。图1娄星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2.6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6%;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39.6亿元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户,比“十一五”末增加7户(其中新增规模企业22户,淘汰落后产能规模企业15户)。湘中北斗卫星导航科技园获得国家专项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高盛板业等17家企业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企业。金三星煤机等5家企业纳入全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试点。图22010-2015年娄星区工业增加值园区建设快速推进。2012年,娄星工业集中区成功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园区各项事业呈现快速发展良好态势。2015年,娄星工业集

5、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4.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逐步成为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园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涟滨西街A标段路基基本拉通,万新街与城市内环线连通,建成工业标准厂房12.5万平方米,创造了现代化标准厂房建设的“高溪模式”。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初步建设高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生产资料物流产业园和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产业园等园区,逐步形成钢铁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链条。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园区新增入园企业超过14家,园区内企业数达到53家。成功引进娄底高盛板业、森泰再生

6、资源、格仑新材、金联商贸物流园、富厚酒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区属)达到10.1亿元。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达13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30家,“三品一标”农业企业达到8家,认证产品19个。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大科、万宝、石井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优质果蔬、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也初具规模,形成了杉山宜东花卉苗木,石井红心蜜柚、香泉湾桂花等农业示范基地,涌现出湘村高科、亲情果饮料、东明肉联、庆阳牧业、金广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加工企业,培育了湘村黑猪

7、、石井红心蜜柚、味菇坊食用菌等特色品牌,其中,“湘村黑猪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快速。农业科技支撑优势明显。全区基本完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基本构建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顾问、科技人才为核心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支撑体系。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长青商业街、万豪城市广场、吉星金融广场、鸿星新天地一期建成运营,东方财富广场、天客物流总部等商贸物流项目加速推进。娄星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已有多家网络科技企业入驻。娄底华天、金和康年、418华天等一批高星级资质酒店正式运营。商务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

8、合试点”项目成功落户娄星,早元大市场改造竣工,全区11家农贸市场均达到国家标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持续推进,供销工作被评为全省“十强”。乡村旅游产业兴起,神龙山庄成功创建省级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