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

ID:11747365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_第1页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_第2页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_第3页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_第4页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茶文化的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茶文化的历史【引子】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一、茶文化发展简史(一)唐前茶史1、古人论茶树原产地古人有论及茶树原产地的记载,均认为鄂西山地是茶树原产地。《本草原始》:“生山南汉中山谷”;《救荒本草》:“图经云。生山南汉中山谷”。《茗岌》:“第一溯源。吴楚山谷间(鄂西山地)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荼茗”;《茶经》:“一之源。荼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还有上述《孙楚歌》、《夷陵图经》等著者,

2、这里的“山南”、“南方”均指终南山(秦岭)以南的鄂西山地。却从未有古人记载其它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2、典型史料与茶事(1)茶发现与神农的传说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传说神农寻找为百姓治病的草药,亲自尝试百草,有一天遇到七十二种毒物,遇茶吃而解毒得救。该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发现茶功效漫长艰苦历程,如发现茶的益思功效,发现茶解酒作用,可令人不眠等。茶成为饮料是无数先人探索的结果。(2)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

3、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以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此故事间接说明晋元帝时期,时人对卖茶水是感到怪异的。(3)“水厄”之说《世说新语》:南北朝宋刘义广撰:“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荼。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说明西晋王濛时代已有个别人嗜好饮茶,但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饮茶的,通览唐前茶文化史,王濛是第一个倡导饮茶的人。(4)茶的煎煮羹饮及茶道萌芽时期东晋杜育《荈赋》:“灵山惟岳,奇产所锺。厥生舛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灵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林,结偶同族,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

4、。器泽陶拣,出自东瓯,酌之经瓢,取式公刘。”这段记载说明杜育时人们是现采煮饮茶的,所谓茶的“生煮羹饮”时代,从饮茶需用岷山方向流来的水,需用东隅越窑的茶碗等论,已有茶道之雏形。(晋代时期,文人雅士大多追求丹青艺术,但是杜育追求的是水丹青艺术。)(5)南北朝后魏时期的制茶、饮茶方法(公元485年左右)张揖撰的《广雅》:“荊巴间采荼作饼,成以米膏之,若煮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介绍的制茶、饮茶方法比较明确。3、唐前茶名演变与茶史唐前茶叶名称见之于记载颇多,如槚、苦荼、荼荈、茗、荈

5、、荼饮等。也有不甚明确的方言和单词。古籍记载中并非指定他们是茶叶,代表茶的茶名尚有一特定的代表茶的历史时期,茶叶名称也有发展、沿革的历史。茶名的演变史实际上也就是唐前茶文化的发展史。通过对茶名演变的历史的认识,尚有助于考证不确定年限的古籍的时代性,有助于认识荼是否茶等问题。(二)唐代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中,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空前发展的一个时代,是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1)陆羽与《茶经》陆羽(公元733-804年),中唐时期,湖北天门人,弃婴幼时被龙盖寺长老智积禅师所收养,从小不喜好佛经,对儒家文化很痴迷,后曾在戏班学戏,

6、因受太守李齐物赏识,被推荐至火门山邹夫子处学习,“安史之乱”时从天门辗转至浙江湖州(今余杭),史称“隐居苕溪”著《茶经》三卷,(765年)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贮藏、饮用等方法与器具,还介绍了饮茶用水、饮茶用具及饮茶史料。“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因而陆羽被后人誉为“茶圣”。(2)封氏闻见记(反映的“茶禅一味”及茶叶商品化的发展)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生动的记载了佛教促进了饮茶的传播,与茶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

7、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传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至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也反映了茶叶贸易的一个侧面。(3)饮茶的传播唐代饮茶从长江中下游向北传播之后,又传到了日本和西藏等地,文成公主奉皇上之命,远嫁松赞干布。带去中原文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带去了饮茶的生活心俗,从此干冷的西藏高原有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成为了西藏同胞生活中的

8、必需品。公元805年,日本遣唐使僧人最澄来到中国学习佛教,回国时带去中国的茶籽,种植于日本,一批一批的遣唐使自唐代到明代把每一个时代的中国茶文化都传到了日本。(4)法门寺银质鎏金茶具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唐僖宗皇帝供奉佛舍利子的系列银质鎏金茶具,茶碾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