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ID:11748406

大小:329.50 KB

页数:192页

时间:2018-07-1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_第1页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_第2页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_第3页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_第4页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主要术语(枢纽布置和坝型选样%筑坝材料选择与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与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总则!;#;$该条将原规范中“适用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级、#级、(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级、)级碾压式土石坝可参照使用”改为“适用于’级、#级和(级和(级以下坝高大于(&-的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因!;’+,—,*《小

2、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第’.&.#条规定“本导则适用于!/0’#—$+《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中的%、)级且坝高小于(&-和!/0#’$—+$《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中的%、)级碾压式土石坝”。!;#;%原规范!&&%年修改和补充规定改为“土石坝的坝高应从防渗体(不含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截水槽等地基防渗设施)的底部算至坝顶(不含防浪墙)”。本次修订为:坝高应从坝体防渗体底部算至坝顶,并补充从坝轴线部位的建

3、基面算至坝顶的情况。因坝址地形复杂时,上、下游坡脚高程相差较大,如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体在上游,若只用上游防渗体高程控制,坝的高度很低,不能代表坝的实际规模。!;#;’原规范!&&%年修改和补充规定,取消了“非常工作条件遇地震情况”,使设计条件分为正常运用条件和非常运用条件两种情况。其中非常运用条件分四种情况:·))’·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一、施工期;二、校核洪水位下有可能形成稳定渗流情况;三、水库水位的非常降落,如自校核洪水位降落、降落至死水位以下,大流量快速泄空等;四、正常运用条件遇地震。”上

4、述非常运用条件中“四、正常运用条件遇地震”与其他三种情况相比,由于地震荷载大,若列在同一非常运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坝坡稳定安全均由地震情况控制,其他三种情况不控制,这是不合理的。因此修改为将该种情况列为非常运用条件!,将上述其他三种情况列为非常运用条件;。!;#;$这里特别指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土石坝、土工膜斜墙和心墙坝同属碾压式土石坝范畴,这些坝型已有相应的规范或准则,分别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和)*+’#%

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对上述坝型除执行本规范外还需分别执行上述有关规范。%主要术语共列了#’个术语,其中大多数术语是在原规范中需进行单独解释的,如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坝、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等,上述术语的解释基本上来自原规范。其中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坝只包括常用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土石坝、土工膜斜墙和心墙坝,未包括钢材、木材等其他材料的防渗体坝。无粘性土、膨胀土、分散性粘土、软粘土、有机质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喀斯特、不连续级配土和压实度引自)*,-+

6、’#.%—%$《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对无粘性土增加了含粘粒(粒径小于’/’’+00)不大于1<>2和塑性指数不大于1;软粘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1—%.《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也增加了一些具体控制指标,又可分为淤泥、淤泥质土;有机质土引自中国建筑出版社《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又根据有机质不同含量又可分为有机质土、泥炭土、泥炭。砾石土系根据其级配和生成条件概括的。硬岩、软岩的定义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的。&枢纽布置和坝型选择&

7、amp;;!坝轴线&;!;%坝轴线的曲(向上游起拱)直问题曾有人进行研究和讨论。国外有些土石坝采用过向上游起拱的曲线形坝轴线,特别是峡谷高坝,认为这样有利于防止裂缝和与陡岸连接。但实践表明,防渗体是否产生裂缝主要取决于工程措施和压实质量,近年来已不大采用这种形式。罗贡、努列克、奇科森、买加、契伏等#’’0以上的高坝都是采用直线,其运行情况正常。当不得已向下游起拱时,土质防渗体分区坝一般加厚防渗体和反滤层,有的沥青混凝土面板坝采用聚酯网格等加强。·3+(·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新规范(#’’#—#’’1)年实施手册!

8、;#泄水和引水建筑物!;!;#溢洪道和隧洞是最常用的泄水建筑物。相对而言,隧洞布置较低,溢洪道位置较高。在工程运行中,在一般洪水情况下隧洞运用几率较高,只有洪水较大时才起用溢洪道。因此对于中、高坝,大多需采用隧洞泄洪。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土石坝枢纽多采用溢洪道、隧洞相结合的泄洪形式,也有采用单一的溢洪道或隧洞泄洪形式。因此本条规定开敞式溢洪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