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

ID:11748581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_第1页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_第2页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_第3页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_第4页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探源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确立于19世纪初期,这也正是西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在不同领域都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以后各种教育理念的源头。认真梳理这些珍贵资料,并加以批判式的继承,以期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研究  为清楚界定“国民教育”概念,下面通过对比概念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归纳: 

2、 其一,民众教育也就是大众教育,以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为目标,发端时间为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使用母语在人民大众中开展初等教育,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目的。  其二,普及教育指国家对学龄儿童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这一过程不区分儿童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的手段。  其三,国民教育实质就是一种民众教育,同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的对象,即民族国家中的全体人民,体现了“受教育权”的政治意义。  

3、其四,国家教育则包含“教育控制权”的政治意义,是相对于非国家机构掌握教育权而言,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国家的教育权力意志。由此可以进行如下归纳:国民教育就是在国家权利机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普及教育的联盟形式实施的民众教育②。  国外关于国民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教育史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有库柏莱、蕾丝纳、布鲁巴赫、鲍温、格林等人。库柏莱在《教育史》一书中把教育看成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在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书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民众教育的开端时间,滥觞于

4、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一改教会高于《圣经》的局面,把《圣经》的地位抬高到教会之上,由此大众接受初等教育就有据可循了①,进而使得初等学校开始以母语进行教学;二是19世纪上半叶,国家控制教育的观念兴盛起来,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国家控制和建立学校的运动。  蕾柏丝在《1789年以来的民族主义和教育》一书中从政治的角度,归纳了推动教育发展的三个要素:民族主义、民主和工业革命。布鲁巴赫在《教育问题史》一书中对“民族主义与教育”进行了论述,以“民族主义”来分析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成为趋势。鲍温在《西方教育史

5、》第三卷从思想意识角度分析了欧美国家国民教育产生的根源。  国内有关国民教育方面的文献不甚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朱旭东的《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主要探究了教育家孟德斯鸠、夏尔维修、卢梭、拉夏洛泰等人的代表作和理论,把人、民族、国家三要素作为研究基础,勾勒出教育同人、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②,揭示了国民教育对国家的生死存亡、繁荣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一章便以大篇幅论述了法国国民教育理论,并将其称为“国民教育的思想库”。  法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推动了法国民

6、族国家的形成,使法国走上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西方各国的思想家受此启发和影响,借鉴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国民教育理论。  瑞士裴斯塔洛齐的自然教育理论受益于卢梭的思想,英国欧文的性格形成理论继承了孟德斯鸠和爱尔维修的理论,华盛顿建立“国立大学”的尝试是对狄德罗的追随。因此,法国国民教育思想推动了西方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西方国民教育思想的源头,具有研究价值。  法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转型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发生在非经济领域如教育、政治等方面。现代化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

7、社会的转化,教育普及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征。18世纪初,法国学校大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在初等教育方面,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在向贫穷和不幸的孩子提供慈善教育,一些修女会向女孩提供初等教育。耶稣会和奥拉托利会修道士控制着中等教育。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编纂者开始动摇政府对教育体系的绝对控制。他们信奉新的人道主义民主思想,并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免费的、强制的、非宗教的。这种思想此后成为法国大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革命者开创的更加民主的社会,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实现和维持新社会的一种工具。178

8、9年,由三级议会起草的诸多建议要求减少公共教育的古典课程,强调现代的和实践的课程。在国民会议期间,米拉波和塔列朗为世俗教育起草了计划,目的在于培养爱国人才而非宗教人才。孔多塞为世俗学校制订了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规定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强制的、普及的平等教育机会。  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家议会进行了许多努力,建立了一个国家管理的教育体系,并通过没收财产和取缔教学团体来摧毁教会学校。1794年的《拉卡纳尔法》规定,每所初等学校应容纳一千人,以法语来讲授读、写、算和自然地理知识。通过讲授爱国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