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ID:11760234

大小:35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3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_第1页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_第2页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_第3页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_第4页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测试系统2-2解释下列概念:频率特性、频响函数和工作频带解: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间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特性。频响函数是指系统稳态输出量的付立叶变换与输入量的付立叶变换之比。(参见教材P11页)或者频响函数是指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标。(或P25工作频率范围)2-4某动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0nC/MPa,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的电荷放大器相连,然后将其输出送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

2、,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试计算系统的总灵敏度。又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解:系统总灵敏度为:90.0×0.005×20=9mm/MPa当压力变化3.5MPa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为:3.5×9=31.5mm2-5用某一阶装置测量频率为100Hz的正弦信号,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问其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用具有该时间常数的同一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的正弦信号,试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差分别为多少?解:(1)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可知:,即将代入上式,可解得:(2)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的正弦信号时:,故幅值差为1.3%相角差:2-6

3、设用一个时间常数为的一阶装置测量输入为的信号,试求其输出的表达式。设静态灵敏度K=1。解:根据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以及静态灵敏度K=1,将数据代入,可得:2-8两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和,试求串联后所组成装置的灵敏度。解:先将两式化为标准形式,得故系统的总灵敏度:2-10对某二阶装置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后,测得其响应中数值为1.5的第一个超调量峰值。同时测得其振荡周期为6.28s。若该装置静态灵敏度K=3,试求该装置的动态特性参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解:(1)求动态特性参数因为K=3,所以M1=1.5/3=0.5代入公式,得由振荡周期Td=6.28s,可得(2)求频率响应函数或第三章信

4、号及其描述3-4对于图3-24所示的周期矩形信号,给定τ=20μs,E=10V,f=5kHz,如使用中心频率可变的选频网络,是否可以从该信号中选出5kHz、12kHz、20kHz、50kHz、80kHz和100kHz的频率分量?解:根据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其基频为5kHz,故不会出现12kHz的频谱;根据矩形窗函数的频谱图,f=1/τ=50kHz及其整数倍频的幅值为零,故50kHz和100kHz的频率分量无法选出;故无法从该信号中选出12kHz、50kHz和100kHz的频率分量。3-5在全波整流电路中,如输入交流电压为,则输出电压。(1)当时,求输出的付立叶系数。(2)输入、输出信号的

5、直流分量分别是多少?解:分别写出输入与输出信号的表达式为:(1)输出付立叶系数为:由于x(t),y(t)均为偶函数,故(2)输入、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分别是:3-6周期方波信号如图所示,加在R、L串联电路上,试求其响应电流的前5次谐波(um=1V、T=2πs)。解:(1)先将输入信号展开成付立叶级数:先列输入信号的表达式:因为该函数为偶函数,故故前五次谐波幅值依次为:输入信号为:(2)求取系统的输出:对于上述系统,输出电流满足:因为L=1,R=1,故作为一阶系统,。系统输出为,若设,则系统输出为:3-12幅度为A,宽度为的矩形脉冲信号和三角形信号如图所示,求其互相关函数。解:互相关函数为第

6、五章长度及线位移测量5-7将4个直径相同的钢球,按图5-53所示方式置于被测环规孔内,用仪器测量出H值,间接求出环规的孔径D。若已知钢球直径Фd=19.05mm,H=19.05mm,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Ud=±0.5μm,UH=±1μm,求D。解:建立以上面钢球和下面其中之一钢球球心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其三条边分别为:斜边d、水平直角边(D-d)/2垂直直角边(H-d)故有代入数据,可解得:d=41.63mm解得:由代入数据,可解得:UD=±4.5μm5-10用分度值为1′′的自准直仪测量一个500mm长工件的直线度误差,桥板跨距l=50mm,测量数据如下表。试用最小包容区域法和端点连线法

7、评定该工件的直线度误差。如果该工件的直线度公差为0.006,说明该工件的直线度是否合格。解:分段数i12345678910各段读数ai(格)0-6-28126104-60各段高度差δi(μm)0-1.5-0.5231.52.51-1.50各采样点坐标值yi(μm)0-1.5-2034.5786.56.5说明:首先根据公式求各段高度差:再计算各采样点的坐标值: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图形,可知:(1)最小包容区域法:g=0,k=3,l=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