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ID:11761506

大小:3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陈建华/杨丽【专题名称】体制改革【专题号】MF1【复印期号】2011年04期【原文出处】《经济要参》(京)2011年2期第26~33页【作者简介】陈建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杨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内容提要】土地托管合作社是农民顺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积极探索土地经营的一种新模式,是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尝试。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托管合作社出现的背景及发展现状,通过案例解析其运行模式,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保护尊重农民创造性的同时,应坚持自愿原则,允许多种土

2、地托管形式长期并存;进一步密切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系;注意规避“土地托管”的风险;为土地托管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土地托管合作社健康发展。【关键词】EEUU8529954    最近,我们到山东省调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时,看到有的农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创造性地成立了土地托管合作社。它的出现既是合作社发展的新情况,也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探索,对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人们担忧的我国未来由谁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那么,现阶段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运作方式和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和实地考察土地托管

3、合作社,以及收集其他省份的相关资料做补充和对照等方式,试图对以上问题做些分析与判断。    一、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发展的背景    从了解的情况看,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的建立与起因,与现行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政策法律背景    有关政策法律的颁布实施为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为指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近些年来,中央文件多次明确提出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

4、、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另一方面,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在以前的中央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转包”、“股份合作”、“租赁”等流转方式的基础上,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在这样的法律政策背景下,土地托管作为土地流转的形式之一得到政府的

5、鼓励和支持,而以土地托管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合作社也得到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最近两年以土地托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正在一些地方进行。目前山东省和其它省份的一些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已运作得很好。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短缺,种田效益低,土地零散,以及农民不愿失去土地的情况对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呈现短缺现象,特别是种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农忙时节,外出务工经商

6、人员和从事非农劳动力不得不中途返回家乡,抢种抢收。现在把土地托付给合作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农民从事其它行业的后顾之忧。此外,农户拥有的土地少,且地块零散,难以形成规模,管理难度大,加上农户种田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高,因此造成种地效益低,农民对经营土地没有积极性。尽管如此,大部分农民仍然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利。    山东省平原县于2009年3月组织12个工作组对前曹镇农村土地经营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1、农户种田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效益低;2、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短缺;3、土地管理粗放且土地零散、难以形成规模;4、老百姓

7、不愿失去土地。针对现阶段农村存在的这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鼓励下,于当年7月在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益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农民对机械化和农资的共同需求为突破口,从提供服务的角度,接受农民委托的土地并进行部分或全部生产过程的管理,因此,可以说土地托管合作社的建立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二、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主要运行模式    (一)土地托管模式    土地托管是指农户承包地的托管,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承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