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

ID:11762114

大小:4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3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_第1页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_第2页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_第3页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_第4页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弟子规信之二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还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接下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的言语。在上一讲里边我们讲到《弟子规》在开始的“信”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是人要讲信用要讲信誉这个部分的时候,

2、首先就是从言语语词开始的。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到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人,相反言语鄙俗、油滑闪烁的人到那里都会遭到别人的白眼,遭到反感。那么如何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在和朋友的交往当中受欢迎呢?所以《弟子规》首先要求大家或者孩子们做到如何别让大家反感,如何别让大家讨厌,所以《弟子规》先告诉你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哪些语气绝对不能用,要避免。《弟子规》接下来讲;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要切切注意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戒除三种情况,哪三种情况?奸巧语,非常奸佞(ning)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这个东西你先得戒除。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不能说奸巧的话,这是一

3、。秽污词,很肮脏的、很下流的、很鄙(bi)俗的、这些词不要从嘴里蹦出来,不要说脏话。市井气,非常庸俗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我们讲搬来搬去零零碎碎的话你也别说,这三样你是要戒除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奸”怎么都不是一个好字眼,在我们汉语当中有好多字眼你是可以正面理解、反面理解,“奸”这个词你怎么都只能从反面理解,如果“奸”这个词再加上花巧那就是放大了的“奸”,那是更坏的一个词。语言是内心的反映,就算你再掩饰你总有露出来的一天,一个说话非常奸巧的人非常奸猾,但是又非常会耍花巧的人,在中国传统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当中绝对认为你不是一个

4、好人。《诗经-小雅》里边有这么一首题目就叫《巧言》,非常善于说话,说话非常花巧,下面什么话大家知道吗?“巧言如簧”大家记住了这个成语巧言如簧,没记住后面还有四个字,诗经叫“颜之厚矣”,脸皮够厚的,就是如果你把一个事花言巧语说得像美妙的音乐一般动听这个人脸皮够厚的,贬义的,所以“巧言如簧”不是一个褒义词。我们讲到这里要特别注意,奸巧语,我们这一讲开始讲的,上面那一讲接着奸巧语的是什么?是勿佞巧。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两个“巧”字连在一起,这个绝对不是巧合,像《弟子规》这样的能够有那么大影响的书它的编排结

5、构都是有道理的。两个巧连在一起对我们是一种加倍的提醒,中国传统是讲究语言技巧的,对语言怎么说是有讲究的,我们中国人很讲究语言要得体,对长辈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小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关起门来夫妻之间在家里说什么语言,打开门到广场上对大众说什么语言,这个是有讲究的。但是有一个“度”这个度不能过的,如果过了这个“度”你就变成奸巧,这就变成了一个很坏的事情,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孩子的时候一般要求孩子什么?“宁拙勿巧”宁愿慢一点,笨拙一点,不要搞的很轻巧,很花哨,这个是不可以的。奸巧也好,佞巧也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奸巧和佞巧就两钟大类

6、型,表现形式很多啊!但是是两种大类型,我总结了一下,我分别用两个成语来命名这两大类型。第一个成语“溜须拍马”溜须拍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有一种内心的自卑感,顺着别人说话去讨好别人,而最终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这叫溜须拍马。但是我们如果不真正懂得这个成语我们就不知道溜须拍马到底有多佞巧,有多奸巧。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知不知道溜须拍马这个成语的出处?这个成语分成两件事,一件事叫溜须,一件事叫拍马,溜须是怎么回事呢?宋朝的时候有个宰相,非常有名的,叫寇准。他有个学生叫丁谓,那么有一次这个寇准贵为宰相就请自己这个学生一起吃饭,

7、同桌进餐,那么我们知道古人嘛?成年的男子往往什么?胡子都很长,有很漂亮的胡子,吃着吃着一不小心这胡子须上沾上了一颗饭粒,这个寇准也不知道,旁边他的门生丁谓一看,呦,他看见了,老师的胡子上有颗饭粒,赶紧跑过去把这个饭粒拿下来,然后把老师的胡须一根根给捋(lv)一遍,捋的特别整齐,这个就叫溜须。过了!你跟老师说,老师您看看您这沾了一个东西,这是一个,第二个上去替老师拿下去,你拿下来,你跟老师溜须干嘛啊?这叫溜须,这是很佞巧的,我们古人是不赞成的。什么叫拍马呢?这个拍马的典故从元朝开始,大家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入主中原,我们知道蒙古民族是草原民族,非常

8、喜欢骏马,所以元朝当官的一般都骑一匹好马,不像别的时候中国好多官员坐骄子,他不会骑马,很文弱。那个时候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你去夸这个主人你一定要顺手夸夸他的马,哎呀,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