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ID:11767351

大小:33.7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3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1页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2页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3页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4页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微波研究所一、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Maxwell方程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磁问题的基础,它用数学形式概括了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其微分形式为?????B??E???t????????D??H?J?(1.1)?t????D??????B?0对于各向同性介质,有????D??E?????B??H(1.2

2、)????J??E??????其中D为电位移矢量、B为磁感应强度、J为电流密度矢量。电磁场的问题就是通过边界条件求解Maxwell方程,得到空间任何位置的电场、磁场分布。对于规则边界条件,Maxwell方程有严格的解析解。但对于任意形状的边界条件,Maxwell方程只有近似解,此时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如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等等。目前对应这些数值方法,有很多商业的电磁场仿真软件,如Ansoft公司的Ensemble和HFSS、Agilent公司的Momentum和ADS、CST公司的MicrowaveStudio以及Remcom公司的

3、XFDTD等。??由矢量亥姆霍兹方程联立Maxwell方程就得到矢量波动方程。当J?0,??0时,有——————————————————————————————————————------------------------------------------------------------------------------------------------??2???E?kE?0(1.3)???2???2?H?kH?02其中k为传播波数,k2??2??。二、传输线理论传输线理论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础

4、。传输线理论在电路理论与场的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微波网络分析中也相当重要。1、微波等效电路法低频时是利用路的概念和方法,各点有确切的电压、电流概念,以及明确的电阻、电感、电容等,这是集总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基本电路参数为L、C、R。由于频率低,波长长,电路尺寸与波长相比很小,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不随长度变化,而且电感、电阻、线间电容和电导的作用都可忽略,因此整个电路的电能仅集中于电容中,磁能集中于电感线圈中,损耗集中于电阻中。射频和微波频段是利用场的概念和方法,主要考虑场的空间分布,测量参数由电压U、电流I转化为频率f、功率P、驻波系数等

5、,这是分布参数电路。在分布参数电路中,电磁场不仅随时间变化也随空间变化,相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线上每点电位都不同,处处有储能和损耗。由于匀直无限长的传输系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工程上常用微波等效电路法。微波等效电路法的特点是:一定条件下“化场为——————————————————————————————————————------------------------------------------------------------------------------------------------路”。具体内容包括:(1)、将均匀导波

6、系统等效为具有分布参数的均匀传输线;(2)、将不均匀性等效为集总参数微波网络;(3)、确定均匀导波系统与不均匀区的参考面。2、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描述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电路理论和传输线之间的关键不同处在于电尺寸。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可认为是l/λ≥0.05。以传输TEM模的均匀传输线作为模型,如图1所示。在线上任取线元dz来分析(dz<<λ),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终端负载处为坐标起点,向波源方向为正方向。图1.均匀传输线模型图2、线元及其等效电路根据等效

7、电路,有{dU(z)?Z1I(z)dzdI(z)?YU1(z)dz(2.1)其中Z1=R1+jωL1,Y1=G1+jωC1其通解为{U(z)=A1e?z?B1e??zI(z)=A2e?z?B2e??z(2.2)结论:1.电压、电流具有波的形式;2.——————————————————————————————————————------------------------------------------------------------------------------------------------电压、电流由从信号源向负载传播的入射波

8、和从负载向信号源传播的反射波叠加而成,即U(z)=U++U-,I(z)=I++I-。3、传输线的特性参数主要包括特性阻抗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