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ID:11771035

大小:68.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7-13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第1页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第2页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第3页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第4页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李清照由于自身独特的天然禀赋、家庭熏陶和曲折经历,使她的词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概述其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于以下几方面:一是锤炼语言见“本色”,清新淡雅显自然,不雕琢处显现其语言艺术真功夫。二是追求韵律美,使得词韵推展极其富于节奏感、音乐性。三是善用经典故实,使得写景含蓄、抒情蕴深,表无限之情思于有限之言语之间。四是巧妙构思,造境新奇,对表情达意起到了推动作用。五是以女性视角选择题材,抒发细腻的感伤情怀。[关键词]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本色;韵律;典实;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优裕的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古通今、多才多艺

2、,精谙经史,擅长诗文。母亲王氏,亦为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格非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深受崇尚真情与个性的苏轼的影响,于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与我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传统不同,这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得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在家庭的耳濡目染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清照三岁就能将歌吟熟谙在心;四五岁就读书认字,念念有词;六七岁就博览诸子百家唐诗宋韵。就这样,李清照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的名字成为聪颖智慧的代名词。长大后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李清照的夫婿为赵明诚,两个人彼此欣赏。赵给她带

3、来了温馨浪漫与诗情画意,两人志趣相投常常饮酒做诗,赏花填词,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气息。 李清照前半生虽说没有受过生计之苦,但是官宦门第中政治活动的耳濡目染,使她对国家大事也有所了解,并怀有希望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北宋亡后,其辗转江南,倍受流离之苦,加之明诚病殁,更是雪上加霜。李词根据婚前、婚后、南渡后时间分界线,三个阶段所抒写的内容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但无论是写活泼的少女,青春的少妇,多愁善感的思妇,还是冷冷清清的嫠妇,都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妇女形象不同,他们不再是遵礼守规的大家闺秀,或家庭妇女,而是有了个性、气质、人格,有了生活理想追求的知识女性。由如以上所述

4、,李清照由于自身的天赋禀性、加之家庭教育熏陶、曲折的个人经历、自觉的艺术追求,她在词的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下就此作以简单论述。1,锤炼语言见“本色”,清新淡雅显自然古典诗词对遣词造句的要求尤为严格。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的造诣被公认是特别出色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的词,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生动形象,清新隽永之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清照的词,语言虽经千锤百炼,却毫无雕琢痕迹,而以自然、本色的面貌出现。她还善于提炼口语,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李清照词在语言上的独特个性,在其代表作《声声慢》中得到了充分表现。这首词情真、意深、语新。姑且不论其它,仅就语言艺术

5、而言,即令人叹为观止。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的如行云流水,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如《怨王孙》中“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1](以下文中所引李词语句不加说明的,均同此出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菩萨蛮》)……这些语言明白晓畅,让人觉得:“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即使在她奇句中,如“绿肥红瘦”(《如梦令》)“宠柳娇花”(《念奴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永遇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也不露斧凿之痕,反给人留下“人工天巧”、词

6、家本色的天然美感“易安体”独特的语言风格。词由民间转入文人之手后,成了所谓“艳科”,花间派人开了艳丽的词风,他们认为词应“镂玉雕琼,拟化工而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2]。和这种丽的审美观相反的是淡雅。艳丽属华美,有如牡丹、芍药;雅属素美,有如秋菊、春兰。虽各有特色,但填词尚雅,却大家名家所公认。李清照却把淡雅这种词风推向了一个所未有的高峰。她只用极寻常的词语写出典型的形象,绝的细节意义和深刻的内心情感,令人一读就懂,而又百读厌。她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词章,用的都是很平常的词语,“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牵牛织,莫是离中,甚霎而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7、。”(《行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宠柳骄花”(《念奴娇》)等,几乎全是口语,信手来,全无雕琢痕迹,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却又蕴含深意,言有情,自然天成,犹如鬼斧神工。做到了既生动又浅近,既然又淡雅。如“肥”、“瘦”二字,本来极为普通,简直平常不得了,缺少文学色彩,但一经李清照运用到《如梦令》中,就大不一样了。她把“肥”、“瘦”两个形容词巧妙地与“绿”、“红”搭配,并把“绿”、“红”两个形容词名词化,使他们由叶颜色、花的颜色变为直接代替叶和花的名词。不但形象地出了风雨后绿叶肥茂、红花凋残的景象,而且十分生动传地表达了寂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