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ID:11772444

大小: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_第1页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_第2页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_第3页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_第4页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开题报告白银市第四中学课题组(2009年9月)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的行为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为,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如: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的时间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时代的需要:中学学校教育的一

2、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探讨、明确、纠正我校学生玩手机、抽烟、夜谈的随意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当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构成,探讨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发现寻求消退、减少、排除不良行为习惯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对策,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正是开展本课题研究深层次意义和价值所在。10现实的需要:我

3、校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成熟。成熟的学校应有成熟的老师,积极进取的学生,稳定的优异成绩,良好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其中成熟的老师、良好的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都已具备,在硬件设施过硬的情况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绝不可缺。  学校德育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  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首先要求整个学校必须有一种有助于育人的氛围和环境,学校要注意营造一个教师、学生和校园物质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催人积极

4、向上的精神氛围和环境氛围。当一个学生生活在十分洁净美丽的校园时,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甚至自己打完球后喝过水的桶都不能顺手拿回,就会受到潜在的限制,并逐渐把爱护环境、举止有修养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一些学生在学校集体观念差,对他人冷漠,对公共场所和公物不爱护,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利用环境熏陶提高学生审美观念、道德素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行为上的缺陷和不足。  对于校园和谐育人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潜在影响,一些学校已经做出了初步尝试。如何才能建设最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校园环境,值得总结和

5、深入思考。并提出理论依据:10  1、行为:就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在这个含义中有两个重点:一是行为是由思想支配;二是行为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包括:眼神、脸色和动作等。  2、习惯:“习惯”作这样的解释:“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这里包含两点:一是长时期里通过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的。二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不需意志努力,不需外界压力,不需别人提醒、督促,也就是习惯成自然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教育或兴趣

6、的激发,是可以培养的。习惯的培养主要靠训练。只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酱,这个酱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比重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3、行为习惯:综合心理学家解释,我认为行为习惯有如下特

7、点:(1).习惯是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行为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4、行为习惯的分类10  从类别来说行为习惯分为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从属性来说一类是日常行为习惯包括:助人为乐、礼貌待人、举止端庄、仪表整洁、勤劳简朴等;另一类是品德性的行为习惯: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表现为不守纪律屡犯常规,起哄

8、,恶作剧,欺侮同学,顶撞老师,吵架,骂人,考试作弊,无故旷课等;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品质不良,如偷窃,打架,不正当的男女交往行为,以及其他不良行为等  5、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具体而言,包括内在环境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内在环境因素是遗传素质、婴幼期生理性疾病、青春期综合症、心理障碍等。教育的需要: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和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