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ID:11777507

大小:25.7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一彪: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一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决定》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着墨不多但意义重大。深入学习《决定》,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基本要义,深入理解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发展,必须对于法治文化应当怎么看、法治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如何推进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一  法治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迄今为止最公正最客观最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

2、实践的观念形态反映与表达,根植于法治实践又反作用于法治实践,对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法家提倡以法治国,春秋战国时期刑名之学经管仲、李悝、商鞅、慎到、韩非、桑弘羊等法家代表人物发展,逐步形成“以法为本”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家思想,对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化改革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起到了有力助推作用。后来,法家治国学说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抑制,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治理思想和文化传统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两千多年国家与社会治理,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法治建

3、设实践。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西方法治理论、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经孟德斯鸠、伏尔泰、康德、卢梭、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自由平等、权力限制、权利保障等基本理念,为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也深刻影响着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法治进程和国家治理。总之,承载着不同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的法治文化,总是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自的法治建设实践。  法治文化是培育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土壤,反映着国家治理的法治化程度。当代中国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实践的内在反映,表现为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内核的法治文化观念、法治文化氛围、公民法治素养等多方面。应当说,经过全社会的共同

4、努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逐步深入人心,人们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得到提升,崇尚法治、信仰法治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总的来说,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建设实践是相适应的,正在积极引领、支撑和推动着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但同时要看到,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伴随着法治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渐进、曲折而艰苦的过程。特别是我国曾经历过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权力本位、关系本位、人情本位意识仍然浓厚,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依法行政能力不足,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所有这些,既是法治文化氛围不浓的表现

5、,也是法治文化建设薄弱的结果。《决定》的深入实施将推动我国进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新境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把法治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观念形态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从制度文明上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范式;从实践导向上确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让法治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实践证明,只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强力引领,确保宪法法律的至上地位,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才能通过执法者、司法者对

6、法治文明和公平正义的坚守,促进社会活力的激发、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才能通过每一个公民受到持续的浓郁的法治文化熏陶,更加自觉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养成法治思维方式、法治生活方式、法治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不仅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条件,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赋予了内在的法治蕴涵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应当服务于这样的总目标。朝着这样的总目标推进法治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求我们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培育法治思

7、维方式。这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着力点。  法治理念是法治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中国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坚强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要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保持坚定自信和高度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政治前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道路就是旗帜,道路就是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坚持中国特色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