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ID:11778985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评卷已经顺利结束。从题型看,试卷分九大题:一、读拼音,写生词,并按要求填空。(8分);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三、用直线连连看。(4分);四、按要求写词句。(11分);五、选词填空。(4分)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七、根据课文或读读背背填空。(5分);八、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4分)九、习作。(30分)等。题量适中,既有较浅显的基础知识,也有极少偏活、偏绕的题,是对学生的积累知识、能力,书写习惯综合考察的,富有变化的挑战性试题。总体看,全年级学生大部分做到了答题字迹工整

2、,取得优秀的成绩。具体分析如下:一、成绩统计本次考试共有33人参加考试,均分为83,2分,及格率为87.9%,优秀率为45%。二、试题质量整体分析1.面向全体,注重基础。4试题从整体上覆盖、贯穿了全册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语文试卷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我年级的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理解、重运用、重联系生活实际。例如:积累与运用,以检查学生汉语拼音、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求“读准拼音,写出词语”,既检查了学生汉语拼音、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又检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2、重视语言的运用。在

3、本次期末检测中,试卷中努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精神,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例如第三、四、六、七大题:所考核的不仅仅是课文的有关内容,而且强调了综合性地运用有关材料,从课内到课外,有积累,又有拓展延伸。如,有对名人名言的积累、有对经典课文的背诵、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精彩句段的积累等。3、促进阅读和习作能力的发展。试卷中阅读和习作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占分率为50%。课文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能够紧紧围绕所学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进行词语、句子、文学常识运用、概括大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等内容的考核。课外阅读能根据四年级学生实际,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描

4、写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核。三、注重知识学习的灵活性。学生从审题到答题,需要时时谨慎、处处留心。很多课本内学习的知识点和形成的能力点不是直接呈现原型,而是通过知识的迁移,灵活的变形、综合的构造、提取才可以作出答案。如:第二题、字词中“愚不可及”的“及”字正确的解释,学生失分较多。总之,本次试题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注意面向全体4学生,注意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题形式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但梯度不大,难度较大,从统计数据分析可见差异严重。反映在及格率、优秀率和差生等指标上差异较大,说明学生及家庭差异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们根据学

5、生的试卷,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重视。1、看拼音,写词语大多数学生完成较好,能写得正确、规范;少数学生拼音回生,或由于粗心,把词语拼错了。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大量积累词语,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学生字迹潦草凌乱,这些都说明学生平时就没有养成认真观察、扎实训练,规范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习惯。3、课外阅读。本体学生十分严重,有少数学生说不到点子上,如第5题:学生答错错极多,也说明学生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有待加强强。4、习作本次习作学生大多数能正确审题,通过事例写自己童年的趣事,文章流畅。有的学生文章

6、内容不具体,语句欠通顺;部分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个别学生语言贫乏,语病较多,表达不清晰完成不理想。五、教学建议及今后的努力方向1.进一步注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细心认真的审题、4勤于动手、动笔、动脑、好问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规范、整洁写字以及完成之后的检查习惯。2.要加大语文积累面积累的途径,首先是重视对文本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中的常用词语、精妙句子、人文思想等;其次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文只是“例子”,注意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迁移运用,努力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7、,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3.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读与讲,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在讲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今后的独立阅读。4、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结合。从阅读的例子中学习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勤动笔,促进读与写的结合发展。5.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教师:卢丽勤2013-7-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