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ID:11790239

大小:27.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4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1页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2页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3页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4页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 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写作提纲……………………………………………………………………(1)内容摘要……………………………………………………………………(3)关键词………………………………………………………………………(3)正文…………………………………………………………………………(3)一、新时期幼儿心理健

2、康教育实施的必要性……………………………(3)二、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攻击行为为例……………………(3)1、攻击性行为的内涵……………………………………………………(3)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3)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4)(1)生理方面………………………………………………………………(4)(2)心理方面………………………………………………………………(4)(3)家庭方面………………………………………………………………(4)(

3、4)社会方面………………………………………………………………(5)三、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5)1、阻止并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5)2、创建和谐良好的和谐环境,减少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刺激因素………(6)3、对幼儿进行自控力能力训练,提高幼儿自控力能力…………………(6)4、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6)四、结语……………………………………………………………………(7)参考文献………………………………………………………

4、…………(7)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写作提纲一、绪论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攻击性行为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突出性的反社会行为之一,它对攻击者本身以及攻击对象的身心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它同时受到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控制的好,将会影响孩子一生。二、本论(一)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二)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攻击行为为例1、攻击性行为的内涵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生理方面(2)心理方面(3)家庭方面(4

5、)社会方面8(三)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1、阻止并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2、创建和谐良好的和谐环境,减少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刺激因素3、对幼儿进行自控力能力训练,提高幼儿自控力能力4、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四、结语8浅谈新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的分析【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突出性的反社会行为之一,它对攻击者本身以及攻击对象的身心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它同时受到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能找到幼儿产生

6、攻击性行为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矫正对策,那么这个过程对幼儿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攻击性行为幼儿策略一、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必要性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要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观念。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我一生其余岁月的获得,都不及五岁之前获得的百分之一”,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以及许多重要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都是在此时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在心理学称为

7、“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新时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然的行为。二、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攻击行为为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期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它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危害。1、攻击性行为的内涵心理学上,巴伦(Baron,A.)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旨在有意给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造成伤害,并且受害者试图回避这种行。这定义中“有意”二字是值得注意的,不小心或者是不故意造成的伤害不属于攻击性行为,比如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这不属于攻击性行为;相反有想法或者意

8、图去做,即使没有造成伤害,也属于攻击性行为。2、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直接的身体伤害,比如用玩具打人,用球踢人,咬人等;第二,语言伤害比如,骂人,讽刺人,嘲笑他人,大声叫喊;第三,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例如造谣,污蔑他人,背后议论;第四,对权利的侵害,比如抢走他人的玩具,损害他人书本等。3、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生理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