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

ID:11791489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1页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2页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3页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4页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理论部分2004年一、名词解释1、传播定义的共享说2、拉斯韦尔的5W模式3、受众的特征4、社会责任理论5、意见领袖6、议题设置论7、施拉姆二、简答题1、传播学的若干奠基人2、简答守门人理论形成过程3、简答知晓权的涵义4、简答非语言传播的特点三、论述题1、试析传播社会控制的含义、种类及其意义。2、试析有关美国传播效果的研究的若干阶段,及对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的意义。3、试析麦克卢汉的传播理论及其贡献。2005年一、名词解释1、传播模式2、大众传播3、守门人4、自由主义理论5、沉默的螺旋6、非语言传播7、麦克卢汉二、简答题1、简答人类社会的

2、媒介发展历史。2、简答信息污染的表现及危害。3、简答20世纪美国传播效果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4、简答受众的特征及信息选择。三、论述题1、试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观点,并作简单介绍。2、传播学意义上的大众信息权包括那些具体内容?信息权理论对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和现实意义?3、试以知沟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的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一、名词解释1、把关人理论2、意见领袖3、地球村4、接近权5、非语言传播6、个人差异论7、第四权利二、简答题1、简答德国学者马来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2、传播学有那几种研究方法,请简答之。3、简答传播效果的内涵和层次。4、何谓广受众和窄受众、试

3、简答之。三、论述题1、试述大众传播负功能的产生原因、一般表现及克服方法2、试述大众传媒素养的社会定位。3、试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大众传播及社会的影响。2007年一、名词解释1、亲身传播2、施拉姆3、信息的选择性接受4、意见领袖5、把关人二、简答题1、何谓大众传媒素养?为什么要开展相关研究?2、何谓“社会关系论”?它有何特点和意义?3、何谓“枪弹轮”?它有何意义和缺陷?三、论述题1、从我国历年受众调查的成果中,可得到哪些改进传媒工作的启示?2、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何? 试结合新媒体的恶发展状况,加以论述。3、定量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试结合实例,说明其运作步骤。2008年一

4、、名词解释1、把关人2、两级传播3、麦克卢汉4、接近权5、沉默的螺旋6、社会分类论二、简答题1、简答传播与信息的关系。2、简答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三、论述题1、传播有哪些社会功能?试结合实例分析。2、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类传播活动有什么影响?3、何为媒介素养?在当前中国有哪些媒介素养迫切需要提升?2009年一、名词解释1、信息2、舆论领袖,3、媒介即讯息4、从众现象5、使用与满足研究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二、简答题1、简答选择性心理和行为2、枪弹论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异同三、论述题1、劝服行研究的理论成果,给我们的启示,试结合实例说明2、简答新媒介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5、试举例说明.3、传媒素养教育的意义,又有哪些途径.2010年一、选择题1、我国网民的数量2、3G的G是什么含义3、网络中的MSN和QQ聊天属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二、名词解释1、全球媒体2、象征互动理论3、“知识沟”理论4、“第三人效果”理论5、“框架”理论三、论述题1、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结合实际。2、使用与满足?优点和缺陷,结合实际。3、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与我们实际结合一类的。四、综合题一篇文章,“领导上网、何须微服私访”,结合传播学或相关学科的角度,写评论。1000字左右。2011年一、选择题1、微博的定义?2、公民新闻3、社会新闻(

6、不确定)4、致力于劝服研究的传播学学者?5、SNS是什么简称?二、名词解释1、拉纳的移情模式2、培养效果理论3、布雷多克7W模式4、地球村5、约哈里窗口三、论述题1、传播的功能?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结合实际。2、我国媒介自律的现状?有哪些成就和不足?有何启示?3、受众观的历史变迁?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四、综合题对于“李刚门”事件写一篇新闻评论。1000字以上。2012年一、选择题1、获知权2、地球村3、马莱兹克模式4、人际传播二、名词解释1、库利“镜中我”2、“人际交往需要三维”理论3、自我达成预言4、第二人生5、“信息社会”理论三、论述题1、用纽科姆模式说明人际传播的动态过程

7、,结合实际。2、沉默的螺旋,要点及应用,结合实际。3、论述第三人理论的要点、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说明。四、综合题结合郭美美事件写一篇评论,1000字左右。实务方面2004年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真实性2、消息3、倒金字塔结构4、新闻通讯5、新闻导语6、编排设计的原则二、简答题1、新闻敏感2、新闻价值3、用事实说话4、深度报道5、报道的策划三、论述题1、试论记者和编辑的修养2、因特网对新闻活动的影响2005年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时间性2、消息头3、新闻背景4、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