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doc

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doc

ID:1179705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4

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doc_第1页
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县级播音员必须迈过三道坎  【摘要】本文分析了县级播音员播音水平低的问题,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播音员由于受环境、机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多没有迈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是改口;第二道坎是吐字发声;第三道坎是播音语调。  【关键词】县级播音员三道坎普通话    打开电视或收音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县级台和大台播音员的播音就是不一样。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播音员由于受环境、机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多没有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改口。播音员的工作用语是普通话。要想运用

2、得自如,说得规范、流利,就必须养成生活中说普通话的好习惯。但县级台的播音员大多来自农村,一方面,从小在乡音呵护中长大,走上播音岗位后改口跟乡亲父老说普通话觉得难为情;另一方面,一方百姓对普通话有着天然的排异性,本来土生土长,突然讲起了“洋”话,看不惯。这种思想障碍和环境障碍,虽然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步伐的加快而有所削弱,但根本消除还有待时日。受此影响,县级台播音员只能是班上讲普通话,班下讲家乡话。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到了话筒前,轻则音节间过度不自然,听起来生硬、不流利,重则调值不准,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尤其是遇到谈话类节目或脱稿类节

3、目更是漏洞百出,乡音毕现。县级台工作不辱使命,就必须勇敢地冲破思想和环境的障碍,以良好的语言面貌想父老乡亲展示:说普通话就像我这样。  第二道坎是吐字发声。播音员播讲的节目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送的。所以,要求播音员的声音应该是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县级台播音员大多没有上过播音主持类专业学校,走上播音岗位是因为对播音工作的热爱。然而,做好播音工作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经过科学的吐字发声基础训练。一个演奏家能够在舞台上演奏出或低回委婉,或高亢激昂的乐曲,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单调乏味的弓法和指法的基础训练,一个好的演员之所以能够

4、得到鲜花和掌声也是因为他们冬三九、夏三伏,苦练唱腔和手眼身法步的结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说到播音员,要想胜任工作同样需要细心揣摩播音吐字发声的要诀。不厌其烦地进行吐字发声训练。这种训练虽然没有高难度的形体动作,也不需要大起伏的面部表情,更不追求余音绕梁的震撼效果。就连发音范围也只是自然声区。但正是由于不附加任何表现手法,传情达意的难度就更大,吐字发声的细腻程度要求就更高。  播音训练是严格的,从呼吸控制,口腔和喉部控制到共鸣调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别看发音气管长在自己身上,不耐心修炼是断然找不到正确方法的。我

5、觉得修炼的途径有二:一是学习专业书籍。播音理论是播音前辈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用理论指导专业训练,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抓住和用好上级台组织专业培训的机会,不但细心倾听老师教授的发声吐字方法,还要把自身存在的毛病亮给老师,请老师“对症下药”,为自己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如果接受培训过程时间短,就要先像鲸的吞食,把大量的技术信息装进肚里,回来后,再像牛的反刍一样,细细咀嚼,慢慢体会,遇到问题再请教老师,如此循环往复,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声吐字训练是艰苦的。练发声“aoei2u”喊个没完,练口操,饶舌、转唇酸痛难耐,练绕

6、口令,音节拗口,口水难禁,而且这些无内容、无情节,引不起丝毫兴趣,让业外人看了发笑的练习,还必须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播音老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言训:一天不练口齿慢;两天不练减一半;三天不练瞪眼看;四天不练门外汉。足见每天坚持练习吐字发声是何等的重要。  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播音作品,这里还有第三道坎——播音语调。播稿件不比演奏音乐,音乐五线谱上每个音符都标在准确的位置上,乐手只需按谱子来就能够演奏出或高、或低、或强、或弱的乐曲来,播音员读的稿件则不然,从字面上看每个音节都没有长

7、短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别,播音语流中音长、音高、音强、音色的变化都需要播音员根据对稿件的理解,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即时设定(而构成播音语调)的。因此,第三道坎比前两道坎更高。我们看到许多这样的人,平时说话交流普通话规范、流利,声情并茂,但一读起稿件来就失去了语言风采,听起来根本不像播音的味道。这说明播音对语调有着特殊的要求。  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调,但播音语调决不是众多音节声调的简单相加。在处理若干音节组成的句子乃至稿件中,除了掌握好停延、重音、语速等节律类问题,还要掌握好变调、变声、儿化等音变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专业书籍都

8、进行详尽阐述,我们必须学深学透、找准感觉,这里不再赘述。我要说的是即使上述问题都处理好了,还是不可能解决语调的全部问题,以为上述问题仍然覆盖不了一份具体的稿件中的所有音节。那些既涉及不到变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