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ID:11814884

大小:72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4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_第1页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_第2页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_第3页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_第4页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网络组成。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2、等分立元件构成共基极、共发射极、公集电极等基本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并使输入信号减小的某种电路称为负反馈网络。经过布线、焊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成形。一、设计任务与要求20用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只是仪表中放大弱信号,具体指标如下:(1)工作频率:(2)信号源:Ui≥10mV(有效值),内阻Rs=50Ω。(3)输出要求:U0≥1V(有效值),输出电阻小于10Ω,输出电流I0≤1mA(有效值)。(4)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Ω。(5)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ΔAu

3、/Au=10%,则ΔAuf<1%。二.设计图文论证一、设计框图图中X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1)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2)20反馈系数为(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4)二、反馈的方式选择根据负载的要求及信号情况来选择反馈方式.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定压输出时,就需要电压负反馈: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恒流输出时,就要采用电流负反馈。至于输入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方式,

4、主要根据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阻而定。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高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串联反馈: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并联反馈。如仅仅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时,宜采用射极输出器。三、放大管的选择如果放大电路的极数多,而输入信号很弱(微伏级),必须考虑输入几件放大管的噪音所产生的影响,为此前置放大级应选用底噪声的管子。当要求放大电路的频带很宽时,应选用截止频率较高的管子。从集电级损耗的角度出发,由于前几级放大的输入较小,可选用p小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要选得底一些(I小),这样可减小噪声;但对输出级而言,因其输出

5、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较大,故p大的管子四、级数的选择放大电路级数可根据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而定,而此放大倍数又要根据所要求的闭环放大倍数和反馈深度而定,因此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技术指标确定出它的闭环放大倍数A及反馈深度1+AF,然后确定所需的A。20确定了A的数值,放大电路的级数大致可用下列原则来确定:几十至几百倍左右采用一级或两级,几百至千倍采用两级或三级,几千倍以上采用三级或四级(射极输出极不计,因其A约等于零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因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反馈只加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很

6、少采用四级以上,因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反馈只加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五、电路的确定(1)输入级。输入级采用什么电路主要取决于信号源的特点。如果信号源不允许取较大的电流。则输入级应具高的输入电阻,那么以采用射级输出器为宜。如要求有特别高的输入电阻(r<4MΩ),可采用场效应管,并采用自举电路或多级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如信号源要求放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则可采用电压并联反馈放大电路。如果无特殊要求,可选择共射放大电路。输入级的放大管的静态工作点一般取I1mA,U=(1~2)V。(2)中间级。中间级

7、主要是积累电压级电流放大倍数,多采用共射放大β电路,而且采用大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一般为I=(1~3)mA,U=(1~5)V。(3)输出级。输出级采用什么样的电路主要决定于负载的要求。如负载电阻较大(几千欧左右),而且主要是输出电压,则可采用共射电路;反之,如负载为低阻,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则采用射级输出器。如果负载需要进行阻抗匹配,可用变压器输出。因输出级的输出电流都较大,其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要比中间级高,具体数值要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而定。方案一该设计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20以上即是电路图。移动R2可以达到使得A

8、3获得预期的的放大功效。(1)方案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形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Ri>10^12Ω,Ro<1Ω,BW=50KHz,闭环放大倍数AF>100。(2)反馈元件,起到反馈作用,增强电路稳定性。(3)该电路设计有一定的缺陷性,电路也比较简单不适用于学生设计操作,故此方案待定。方案二此方案采用INA102输入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