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ID:11817100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_第1页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_第2页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_第3页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_第4页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路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轨道交通等构成了城市综合轨道交通网络,其中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高技术含量的运输方式,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轨道交通车辆运行对轨道平顺度要求极高,对下穿既有轨道交通工程桥梁的城市道路的施工关乎轨道交通工程运营安全和行车舒适度。道路以路堑下穿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如果交叉处开挖深度较深,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轨道交通工程桥梁基础及墩身产生影响,并会反映到桥上设置的轨道结构上。  文章基于A道路下穿轨道交通工程桥梁项目,研究道路施工时桥梁

2、的基础受力、墩顶位移等,分析其对轨道交通工程桥梁的影响是否安全可控,并对A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意见及措施。  工程概况  轨道交通工程A道路特大桥采用m连续梁跨越A道路,A道路在中墩7号墩和8号墩之间穿过,轨道交通工程桥墩均采用矩形桥墩,墩底尺寸×,桥墩高度,承台尺寸宽×长×厚=××,承台接8-Φ钻孔桩,桩长分别为、。  交叉处A道路为路堑,开挖深度约。A道路与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轴线之间夹角约为85°,A道路人行道边线与轨道交通桥墩最小距离。  有限元模型  文章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施工区域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充分考虑岩土材料非线性

3、、桩土共同作用等因素。取轨道交通工程A道路特大桥7#、8#桥墩与其周边土体为主要分析对象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模型Model-1、Model-2分别用于分析7#、8#桥墩受A道路开挖的影响。模型中建立了桥墩、承台及承台底面以下的土体。承台顶面以上土体以荷载形式施加,通过调整土面上的压力分布形式模拟整个路面开挖过程。土体模型尺度为:60m×60m×40m。模型整体如图2所示,桥墩及基础如图2所示。  Model-1模型共有150074个节点,143660个单元;Model-2模型共有119098个节点,111446个单元。模型中包括了土体、桥墩基础两

4、个部分,全部由六面体单元C3D8R组成。土体与基础之间采用面对面接触形式连接以模拟桩土作用。  计算结果  对轨道交通工程7号桥墩的影响  基础受力分析  根据Model-1的计算结果,提取了7#桥墩基础3#角桩的侧摩阻力、桩身轴力等参数,以评估桥梁桩基承载力是否受到影响。  由图3可知,桩基下部桩侧摩阻力在开挖后有较明显的减小,且靠近开挖土体一侧的桩基下部在挖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摩阻力。其原因是,上部土体开挖后,下部土体的地应力得到释放,土体向上隆起,并通过承台将基础向上抬起,故而桩基下端与桩周土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向滑移,引起桩端摩阻力降低。但桩侧摩阻

5、力绝对值较小,不大于3Kpa,可以认为开挖前、后的桩侧摩阻力变化对桩基承载力影响不大。  从图4可知,开挖后桩身轴力小于开挖之前桩身轴力。其原因是,土体开挖后,土体局部隆起,向上挤压承台底部,引起桩身轴力减小。此时基础承台底与桩底承受的荷载重新分配,承台底部土体承载增大,桩端土体承受荷载减小。桩身轴力的减小对于桩基本身以及桩端下部的土体是有利的,但仍需要研究承台底部土体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提取了开挖前、后承台底土体上表面接触压力云图,如图5所示。  由图5知,开挖前承压土面区域最大压应力为,局部最大压应力可达;开挖后承压土面区域最大压应力增大为,局部最大

6、压应力可达,满足规范要求。  基础变形分析  图6则为开挖前、后基础与土体之间的变形关系图,土体在桥墩基础位置处发生不均匀隆起,引起承台上浮并使得承台朝开挖段相反方向发生偏转,基础的隆起和偏转会导致桥墩发生竖向及顺桥向位移。  表1列出了各工况下7号墩墩顶中心位置的各个方向上的位移增量,可知工况1引起墩顶中心上浮量和顺桥向位移量最大,最大值分别为和;工况4引起的横桥向位移最大,最大值为。  表1中竖向位移向上为正,顺桥向位移指向线路前进方向为正。  4.对轨道交通工程8号桥墩的影响  基础受力分析  根据Model-2的计算结果,提取了8#桥墩基础1#角

7、桩的侧摩阻力、桩身轴力等参数,以评估桥梁桩基承载力是否受到影响。  由图7可知,桩基下部桩侧摩阻力在开挖后有较明显的减小。其原因是,上部土体开挖后,下部土体的地应力得到释放,土体向上隆起,并通过承台将基础向上抬起。故而桩基下端与桩周土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向滑移,引起桩端摩阻力降低。整体上看,桩侧摩阻力绝对值较小,不大于。所以认为该桩基在道路开挖前后的桩侧摩阻力变化程度对基础整体承载力影响不大。  从图8可知,桩基角桩的轴力在土体开挖后也减小了。其原因是,开挖后土体局部隆起,向上挤压承台底部,引起桩身轴力减小,联盟桩端土体承受荷载减小。虽然桩身轴力的减小对于

8、桩基本身以及桩端下部的土体是有利的,但此时基础承台底与桩底承受的荷载重新分配,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