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建史总复习

2011中建史总复习

ID:11838258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4

2011中建史总复习_第1页
2011中建史总复习_第2页
2011中建史总复习_第3页
2011中建史总复习_第4页
2011中建史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中建史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复习内容涵盖本次期末考50%范围(总分为100分),题型不完全一样。综合论述题为课堂中提前公布过的园林题(20分另计,不在此复习内容里),还有10分为近现代内容。剩下20分看各位实力里了。祝大家顺利。一、填空题(每空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种。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___________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2.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___________式建筑。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

2、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___________式建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___________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___________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___________顶。3.中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___________,加之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使整个木构架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辽代木架建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

3、重视,有吴王派伍子胥___________,建造阖闾大城,即今___________。4.中国古代很早就采用了模数预加工拼装体系,唐宋采用___________制、明清采用___________制,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___________年。嘉靖时重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了___________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___________)就重建完成。5.榫卯节点有___________,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异地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组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迁移至芮城县境内。6.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因此《营造法式》用法规形式规定了大料不能小用,长料不能短用,边脚料用作板材,柱子可用小料拼成等一系列节约木材的措施。明永乐时造北京宫殿,不得不从远处___________和江南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采办木材。清代营造宫殿木料主要来自___________。7.木架建筑易遭火灾。___________时兴建的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在迁都后的第二年即遭雷击而焚毁。在南方,还有_

5、__________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___________后易于朽坏也是一大缺点。8.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温,建筑物的墙体___________,屋面设___________(一般用土加石灰构成),再加上对雪荷载的考虑,建筑物的椽檩枋的用料___________大,建筑外观也显得浑厚凝重;南方气候炎热,雨量丰沛,房屋___________、防雨排水、___________等问题更为重要,墙体___________(或仅用木板、竹笆墙),屋面___________,出檐___________,用料__

6、_________,建筑外观也显得轻巧。9.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___________米左右,如无斗拱支撑,屋檐将难以保持稳定。唐宋以前,斗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___________,用料___________大;明清以后,斗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___________,用料___________小。10.斗栱在宋代也称“___________”,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___________”或“斗栱”;在江南则称“___________”。室内斗栱通常只支撑___________的重量或作为梁头节点的_

7、__________构件,其结构作用显然不及檐下斗栱明显。11.斗栱的主要构件是:栱、斗、昂。向外悬挑的华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栱的作用相同。12.当建筑物非常高大而屋檐伸出相应加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必须增加,其法是增加栱和昂的叠加层数(即出跳数),每增加一层华栱或昂,斗栱即多出一跳,最多可加至出五跳。如果是重檐建筑,一般是上檐斗栱比下檐斗栱多一跳,以增加出檐深度。13.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实例主要见之于唐宋殿宇的脊部用作叉手;楼阁上下层之间的暗层和壁间

8、的斜撑等。14.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15.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擅长于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16.庭院是由屋宇、围墙、廊庑围合而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