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ID:1184195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_第1页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_第2页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_第3页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

2、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

3、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

4、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保护  凡确有价值的旅游资源都必须妥善保护。有些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一旦遭到破坏,便不能再生,因此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保护旅游资源是首要的,不可动摇的原则,

5、关系到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存的重大问题,也是子孙万代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大问题。  旅游资源的保护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保护旅游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资源的破坏渠道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  (一)人为破坏  1.战争破坏  世界上许多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毁于战争之中,中国这种情况尤甚。就近代而言,从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他们一方面掠夺、盗窃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另一方面大肆破坏名胜古迹。如北京清代

6、的圆明园,是清皇室耗巨资,用了150多年兴建的皇家园林,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誉为“万园之园”、“东方的凡尔赛宫”,但却在1880年被英法侵略联军化为灰烬,成为废墟。侵略者破坏历史古迹的罪行将铭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这是侵略者无耻行径的一页,将永远受到谴责。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如济南泉水、河北邢台的白泉等地,由于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许多泉眼停喷。  3.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部分工业企业布局在风景区或风景区附近,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如以锦秀著称的富春江,近年来沿江修建了一批小化肥厂、小

7、农药厂、小造纸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江中,江水变混,鱼虾死亡,人饮用后不适,造成“身在江边无水喝”的局面,使美丽的富春江佳景大大逊色。  4.景区超负荷接纳,游人遵守公德意识弱  游人在风景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如乱扔废物,攀木折花,践踏草坪,偷猎鸟兽,在景观建筑物上乱刻乱画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另外由于游人过多,加重了土壤板结,造成古树死亡,如北京古园林中,约有百年以上的古松柏15214株,但因树根附近土壤被游人踏实,树根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逐渐衰亡。  5.文物管理不善  由于文物管理不善或无人管理造成有些名胜古迹建

8、筑被拆,文物被窃,树木被砍,塑像被毁。尤其是在“十年动乱”中,文物古迹被严重破坏,一大批稀世珍宝毁于一旦。  6.宣传不够,保护资源意识差  科学普及和文物保护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