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

ID:11846379

大小:8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4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_第1页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_第2页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_第3页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_第4页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皋七级下语文试期中试卷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心细心专心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10分,设计:汪志芳审核:叶茂)此刻的你一定满怀信心,当你凝眸细视,俯首沉思的时候,试卷上每一段文字,每一道题目,已经悄悄地将最美丽的思考植入你的心田。一、积累与运用(2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扬州对我的倾慕早已有之,喜欢她的细nì()、温婉,犹如诗中的女子。早春màn()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桃花万点,残红飘落水边。画舫清荡A玉桥横卧,楼台亭gé()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让人目不xiá()接。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西湖的水了。1.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2.语段中横线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1分)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4.旅游是一项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我们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我们的美好言行,也应是景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面对有些游客随意留下“到此一游”的举动,你会怎样劝说?(3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①曲径通幽处,▲。(《题破山寺后禅院》)②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童年的朋友》)③一儿曰:“▲,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

3、辩日》)④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赵普》)⑤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也不必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8用心细心专心《一面》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B.《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文按照“盼月亮—议月亮—寻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C.《人民英雄永垂不

4、朽》按瞻仰者的行踪为序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十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同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D.《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爱徒小沈阳幽默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B.他是一名优秀教练,经常向队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C.王老先生不论

5、怎样忙,每逢节假日总要和儿孙们团聚,以享天伦之乐。D.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8.名著欣赏(5分)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①上面这段文字中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塑造得最光辉、最灿烂的形象之一,它出自文学名著▲,作者是▲(姓名)。(2分)②从这段分

6、家争夺财产的情节中你能看出两个舅舅、外祖父和外祖母各自的性格特点吗?请分别写出。(3分)两个舅舅:▲外祖父:▲外祖母:▲二、阅读理解(3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5分)【甲】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8用心细心专心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乙】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北宋·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9.乙诗中说“岳阳壮观天下传”,请从甲诗中找出一句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并用生动的语言

7、描绘这幅画面。(3分)▲▲10.甲诗中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细节是▲,乙诗中最能直接体现陈与义内心悲凉与孤寂的词语是▲。(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