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ID:11847092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1页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2页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3页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4页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沭阳中山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项目名称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起止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2月负责人姓名韩同刚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11职务科主任副院长职称主治医师最高学历本科电话13815716877E-mail----------------学科专长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人员名单姓名科室性别职称学历担任本项目的工作韩同刚骨外科男主治医师本科徐守学骨外科男副主任医师本科王宜栋骨外科男执业医师本科赵磊骨外科男执业医师本科新技术分类(自评)一类二类三类7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

2、况: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已普遍开展,在大的三级医院已开展数十余年,有大综病例报告。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锁定螺钉为自攻螺钉,可以不用攻丝或骨钻;钢板与骨皮质间无加压力,对骨膜不产生压力,从而保护骨膜的血运;在手术技术上可以满足微创操作的要求,可以很好地保护骨折局部的血运,进而不需要植骨操作;内固定支架弹性固定,在载荷存在的情况下,骨折块间有应力刺激,这种刺激有利于骨痂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适应症:(1)加压原则,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2)中和原则,也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3)桥接原则(“锁定

3、内固定”原则),用于粉碎性骨干骨折或干骺端的关节外骨折;(4)结合原则(“结合钢板”原则),用于粉碎性干骺端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的经典和理想的适应症是桥接原则和联合原则。而联合原则指一块钢板上使用加压和桥接两个生物力学原则。通俗的说就是既可以加压又可以锁定,在此基础上便有了锁定加压钢板(LCP)。7禁忌症:1.简单骨干部骨折;复位不良的骨折;关节内移位明显的骨折。2.严重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3.对麻药、镇静药有过敏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该技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成角稳定性好,可以保护骨的血液供应,微创植入,明显缩短住院时

4、间,减轻病人痛苦,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又明显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药品使用量,同时增加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取肩部前外侧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分离肌肉组织,延胸大肌及三角肌间隙显露肱骨近端,见肱骨外科颈骨折类型,清除淤血组织,将骨折复位,复位满意后置入4孔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电钻钻孔,拧入螺钉固定,活动患肢,见骨折断端稳定,内固定无松动,反复冲洗切口,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于切口内放置皮管1根引流,逐层关闭切口,手术结束。7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本项目我科配置副主任

5、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高年资职业医师2名,皆受过该技术的专业培训,有该操作的基础和经验。新技术新项目预见的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预案:桥接钢板必须较长,但使用较少的螺钉。对于治疗关节周围骨折而言,骨干应使用较少的螺钉固定,而靠近关节面的地方要使用较多的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钢板长度与骨折线全长之比(钢板跨距)大于2,螺钉数量与钢板孔数之比(螺钉密度)在0.4-0.5之间。螺钉要分布均匀,较为理想的安置方法是隔孔固定。当使用桥接原则时,在骨折段要留有3至4孔不要行螺钉固定,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长度,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可能导致钢板断裂。科室讨论意见

6、:该技术已在三级医院开展多年,我科经正规进修学习开展科主任签字:韩同刚年月日7附件2沭阳中山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申报科室:骨外科科主任签字:韩同刚2013年10月13日项目名称: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提交时间2013年10月13日院伦理委员会意见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已普遍开展,且有大综病例报告,为成熟项目,履行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对患者不存在潜在的伦理风险,同意该项目的治疗按计划进行。签字:韩同刚年月日院学术委员会意见该技术项目目前在国内三级医院及部分二

7、级综合性医院已普遍开展,在大的三级医院已开展数十余年,我院通过学习已经掌握该技术,设备已经购买,同意开展。签字:年月日7附件3沭阳中山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科室:骨外科项目负责人:韩同刚科主任签字:韩同刚项目开展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2月开展病例:(共计3例)序号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名称有效评价1201310377胡桂英女77岁左肱骨近端骨折2201312361尤红桂女56岁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201402138方飞男50岁左肱骨外科颈骨折456789101112137科室自我评价(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

8、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该技术的患者共计3例,且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并发症及合并症,无不良反应,随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