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

ID:11850665

大小:71.0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4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_第1页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_第2页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_第3页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_第4页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逸舟:国际政治概论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导论分析视角和工具(1)权力政治分析:也叫现实主义学派,主流学派之一。注重本国的利益和地位,以及国际权力争夺的战略和技巧。比较受各国决策部门重视。(2)国际制度分析:也叫自由主义学派。看重国际组织、规则和制度在塑造各国行为和增进各方利益方面的作用,强调经济相互依赖对政治安全事务的外溢效应。(3)基金批判分析:常被称为座椅观点。基本上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宰的现行国际只需持批判和否定立场,主张从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的角度,辨别国际危机的性质和各国政策的是非。(4)建构主义分析:特点是专究行为主体间的认知

2、与互动,强调制度、国家、权力、威胁等均为相互建构之果,不存在恒定的体系或动因。(5)文化认同分析:侧重解剖国际政治安全重大事件背后的种族血缘、宗教文化、历史根源,把身份、认同、族群同异等范畴作为分析要件。(6)历史主义分析:注重经验事实,强调历史启迪,对孤本尤为看重。排斥信息时代的所谓方法论,加上历史研究创新不易,近来呈现某种颓势。(7)哲理主义分析:多半有宏大的全球视野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看待人类的整体性问题。通常不太注重国家需求及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8)计量统计分析:擅长国际

3、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定量研究,对数据、模型、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等指标要求严格。2.全球化2.1.争论中的定义经济学角度:地区经济集团化趋势,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大公司的跨国经营模式社会学角度:工业化、都市化在全球普及→社会同构现象文化学角度:新艺术占据文化市场的世界潮流,各国知识分子影响力不约而同下降政治学角度: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和弱小主权国家受制的趋势历史学角度: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现代化过程,指地球逐渐变小、人的视野逐渐扩大、国家间互动逐渐增强、世界体系的扩张军事战略角度:比过去范围更大的总体

4、战略思想和谋略早期含义:始于工业化早期的西欧,标志性事件有航海大发现和自由贸易,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制造业。强调的是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和不受约束地流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合理有效低地配置,总体态势是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性的资源配置、市场份额、劳动力流动2.2.全球化的本质(两种观点)1、全球化代表着一种客观历史进程,基本内容是以各种方式运动,沟通地球各地块的联系,增进民族间了解,加强整体意识和作用。2、全球化是一个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过程,近代才出现。变现为几个世纪以

5、来各国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历史,明显承袭了欧美的发展模式。(在此标准下,西方对非西方的同化,被视为全球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2.3.全球化研究1、历史研究:全球化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现在的景象是它的晚近状态2、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1)地位:开启了“全球化研究”(2)内容:揭示了全球困境——关于人和技术的、社会、经济问题,无法单个解决,既有的组织和机构的内在缺点是无法对这种形势作出充分的、迅速的反应。(3)影响:把增长本身作为最终目的(GDP主义)的想法,遭到越来

6、越多的批判。1992年,联合国建议建议各国政府建立各自由全球视野的千年议程和行动计划。2.4.全球化的动力/新的基石1、信息与思想的传播:背景是传播工具日益现代化,日益发达(1)积极影响:掌握信息就意味着掌握了资源、财富和权力。使人的全球意识更强烈,使人有了共同命运的感受。国家间利用信息方法增加彼此安全上的信任。(2)消极影响:单个国家和政府对思想和信息的控制越来越难了。2、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和研究活动的国际化3、市场和跨国公司(1)市场经济的世界化,是全球化的最大动力。整合和重塑地球上的生产、经营、流

7、通、消费的诸方式。(2)对于个人:一方面把人变成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将不同领域的人同化为“经济人”。(3)对于企业:迫使各国使用同样的商业语言,按照一式的规则活动,建立相似的规章制度。(4)对于国家:不像从前那样控制经济,全球资本听令银行和跨国公司的董事会调遣4、全球性问题(1)当代出现或严峻化的多数问题已具有总体特征(2)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也在全球化,国际社会共同应对(3)应对危机时,各国逐渐形成了“全球村意识”:国内政治生成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催化国内政治,国内冲突直

8、接或间接成为国际冲突的导火索。2.5.全球化成果1、全球性规范和文明(1)基石:对世界日益增长的相互依存的认识和承认的基础上,以及国际市场体系之上(2)影响:孕育了新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巨大的。(3)全球文明的载体的性质:由众多的衔接系统组成,都要以主权国家的支持配合为前提,建立在各国的分系统发展之上。(4)全球文明的传播:不是依靠强制手段,而是内化式的润物细无声。2、全球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有国际化的部分,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